-
日期: 2025-07-25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房屋出租 | 字體: 小 中 大
“定制砍價服務,指定小區、指定板塊、指定樓層,從業15年地產老兵。”
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整之下,中介們的服務也有了“定制版”。
“這個月還沒開單。”上周日(7月20日)下午,兩叁路直播人馬擠在壹套老破小裡,同時開啟直播,有中介小哥在直播間無奈地說。
這幾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圍觀了多場中介直播,有時候,“決定”價格的並不是房東本人,而是架著手機的中介人員,甚至是評論區的網友。當贰手房市場從以價換量走向“狂砍壹刀”,從信息壁壘走向透明交易,這場直播砍價的狂歡中,誰能贏得“房價保衛戰”?
半年已降價7次
為什麼要直播砍價?
南京中介老陳在砍價過程中問房東周先生:“如果30組意向買家來線下看房,需要接待多久?”
“每周接待5組,大約需要6周。”周先生坦言。
“我們就是把6周時間壓縮成這次直播了,等他們再來線下看房,效率就很高了。”老陳對周先生說。
每經記者在直播中看到,周先生的房子證載面積99平方米,位於4樓,房型合理。通過室內場景和軟裝細節,每經記者在鏈家找到了這套房源,從2025年2月上架以來,已經降價7次,價格則從掛牌時的218萬元降到了165萬元。
圖源:鏈家
“直播間打666,滿20人就開始看房。”在屋內逛完壹圈之後,就是正式的砍價時間。
即使周先生半年來已經降價近1/4,但老陳此行目的仍然是說服房東降價。
“叁樓的房子成交價只有155萬元”“你的目標是置換,就不要在意這些小漲跌??”“能不能破160萬元?”“評論區大家認為多少合理?”
壹番操作下來,周先生已經接受了160萬元的底價。
在每經記者觀看的直播中,大部分房東最終都接受了“大刀”。
比如,喀什疏附縣八裡橋“疆南威尼斯”的項目直播間,“大刀”更鋒利。房東劉女士的聯排別墅建築面積231平方米,底價180萬元。
“我已經虧了。”劉女士無奈地說。
但有網友直接出價“120萬元可以談談”,主播初步計算劉女士的單價後也表示“虧了,真的虧”。
把中介費“砍”到0.5%?
“賣房子、買房子有這麼難嗎?真的有這麼難嗎?”有上海的房產主播在直播間喊。
買房“難”在見底了還想抄底,賣房“難”在無法接受中介遞來的“大刀”,僵持之下,加大曝光量、擴大流量池,中介才有開單的可能。
上海鏈家線上運營部負責人李玉玉在接受每經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目前上海鏈家約有1000多名經紀人在貝殼、鏈家APP開展線上直播,但主要是向客戶介紹房子的賣點和周邊配套,實時在線為客戶答疑,以服務為目的,暫未在直播中安排砍價相關內容。
“相比於短視頻,直播可以為客戶實時答疑,針對性解決客戶問題或講解房源,因此直播和短視頻是貝殼、鏈家APP上互為補充的兩種模式。”李玉玉說,“從貝殼、鏈家APP來看,直播的獲客效率暫時未超過短視頻模式。原因是短視頻壹直在線,客戶隨時可以觀看,直播則有較強時效性,經紀人下播,服務即暫時結束”。
為了將直播效果放大,如果房東接受了主播的砍價,主播會將直播間的內容剪輯成看房視頻對外推廣,盡快把房子賣掉。但後續的接洽中,仍然存在被繼續砍價的可能。
於是,部分中介也把“大刀”伸向了自己。上文提到的南京老陳,已經把直播間的中介費卷成了地板價。
“0.5%。”直播間的粉絲們齊刷刷把老陳的收費比例打在了公屏上,並且這個價格就是全部中介費。
每經記者在直播間下方看到,預約老陳幫“砍價”的用戶已經超過了200人,算是主播之中規模較大的預約量。
“對市場沒有清醒的認識”
直播賣房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