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5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面對美國高關稅的中國太陽能制造商,近幾個月來正悄悄地在印尼組裝設備,試圖讓產品在免關稅的情況下進入美國市場,這使得與新加坡對望的這座免稅小島巴淡島,成為這波貿易戰當中的關鍵地。
《彭博》報道,針對貿易和公司紀錄的分析,2025上半年,印尼10大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出口商共向美國出口價值6.08億美元(約新台幣179.17億元)的商品。 《彭博》發現,其中有6家位於巴淡島的公司顯示,他們的所有者為中國太陽能企業高層,而這些公司就占了對美出口總額的近70%。
7月初,包括First Solar Inc和Mission Solar Energy在內的美國太陽能制造商聯盟向印尼、印度和老撾提出貿易申訴。 美企稱,中國企業鑽了貿易體系的漏洞,將在這3個國家生產的廉價商品,大量湧入美國市場,呼吁美國監管機構盡速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對此,白宮發言人德賽表示(Kush Desai)在總統川普的領導下,美國不再是廉價進口產品的傾銷地,他們不會再損害美國的產業和工人。 德賽補充,在商務部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調查的同時,華府也在密切關注轉運和其他破壞美國關稅政策的行為。
川普政府尚未公布“轉運”的具體定義。 目前仍不清楚這些位於巴淡島的中資太陽能公司,是否是透過將商品轉運至印尼,以規避美國關稅,或者這些公司是真的在巴淡島生產商品,進而被視為是“印尼生產”。
負責管理該島經濟的巴淡印尼自由貿易區管理局(BP Batam)表示,尚未收到任何關於啟動反傾銷調查的消息。 並稱,目前正在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以支持公平、透明的國際貿易; 針對美國太陽能產業的指控,印尼貿易部、中國商務部皆未回應。
這並非中國首次繞過貿易壁壘,拾幾年前當西方國家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征收關稅拾,中國廠商就開始將生產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這項策略確實也奏效了,由中資偽裝的東南亞商品多年以來壹直以免關稅的狀態進入美國市場,到了2024年,更成為美國太陽能最大的來源地。
華府隨後也采取行動堵住這壹破口,在前總統拜登領導下,美國商務部對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啟動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為期1年的調查發現,制造商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市場傾銷廉價出口產品。 川普上任後,今年4月,這4個東南亞國家被課征高達3521%的關稅。
4月的關稅迫使美國買家重新調整采購策略,印尼目前仍未受到關稅約束,因此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之壹。 巴淡島過去是新加坡人喜愛的度假勝地之壹,現在已經被中資盯上。
過去2年,壹些中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已陸續落腳印尼,希望在當地直接為美國市場生產太陽能板。 根據美國海關數據,今年1月至5月,印尼向美國出口了總計7.33億美元(約新台幣216億元)的太陽能商品,年增350%。
《彭博》調查發現,多家位於巴淡島的太陽能公司負責人都來自中國企業,換句話說,即使這些工廠設於印尼,但實際供應鏈、控制權仍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 今年上半年,這6家中資公司直向美國直接銷售了價值4.19億美元(約新台幣123.47億元)的太陽能板、電池較去年同期成長148%。
太陽能商品對美出口激增的情況,也不僅限於印尼,美國貿易數據顯示,同樣免關稅的老撾太陽能出口額已從2024年初的幾乎零,今年前5個月飆升至7.17億美元(約新台幣211.29億元); 印度的太陽能出口額也從2022年的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94億元)飆升至今年的3.45億美元(約新台幣101.67億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