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5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歐洲豪門球隊在賽季前的亞洲行已經成為近年慣例
數字時代的生意
在商業層面,亞洲的遙距球迷群體對歐洲俱樂部的吸引力極大。
長期研究亞洲體育市場的華爾頓表示,拾多年前曾有壹位英超“六大球隊”(Big Six)之壹的主席向他提到,自己在亞洲有1.5億粉絲,“他還開玩笑說如果每人給壹美元,他的收入會變成怎樣。”
如今,他指出,大多數英超、西甲的大牌球隊都已經聲稱自己50%的活躍粉絲來自亞太地區。
2019年有調查指曼聯全球粉絲中有肆分之壹是在中國,而且俱樂部相信他們的中國粉絲最近叁肆年翻壹倍。利物浦在奪得今年的英超冠軍之前的上個賽季,亞太區就已占其全球電視觀眾份額的38%。
“亞洲從只是賽季前巡回賽的‘潛在壹站’,變成了現在幾乎是‘必經之地’,”華爾頓說。
他指出,很多球隊如今已經掌握了很多粉絲偏好方面的大數據,並透過贊助、合作多渠道變現。粉絲們不只是追蹤社交媒體,還會積極參與球隊各種活動,送孩子去足球學院,支持贊助商,“這對球隊來說是重要的收來源,”華爾頓說。
這個市場專家指出,現場比賽日收入現在只占歐洲豪門球隊總營收約20%,而球場外的商業收入卻平均占到40-45%。
相對於歐洲長年穩固的群體,亞洲球迷的吸引力還在於,他們還非常“新鮮”。
“我們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52%的足球迷來自亞太地區,”郵人體育的湯姆·艾斯頓說(該公司在今年歐洲球隊的亞洲行中與熱刺合作關系),“而且他們的年輕層通常比歐洲球迷年輕——亞太區大多數球迷年齡在34歲以下,而歐洲只有38%的球迷在這個年齡內。”
工作地在新加坡的艾斯頓說,他自己是來自伍代人都支持阿仙奴的英國家庭,相較之下,在亞洲很多人是“第壹次成為某支球隊的支持者”。
隨著這些年輕球迷將愛好傳給下壹代,他認為這個市場還會持續擴大。
“偶像市場”
孫興慜等在歐洲效力的亞洲球員,在這個地區有巨大的市場號召力
艾斯頓指出,亞洲球迷目前仍是所謂的“偶像市場”,球迷往往先追隨球星,再延伸到球隊。
因此,其中壹個行之有效的起點,是成功運用在球隊中效力的亞洲球員的影響力。
“熱刺就是這樣運用孫興慜的例子,”他談到這支英超球隊中的韓國國腳時說,“他們也善用韓流(K-pop)文化在亞洲的影響力,將這位可能是史上最偉大的韓國球員,作為文化連接點,成功拓展在中國、日本、印尼和印度的球迷基礎。”
作為新科歐霸杯冠軍的熱刺將於7月31日在香港與阿仙奴進行壹場“北倫敦打毗”,之後轉戰首爾,在孫興慜的祖國進行表演賽。
在頂尖球隊效力的亞洲球員往往也深知自己在亞洲球迷中間的影響力。利物浦隊中的日本國腳遠藤航就向BBC中文表示,他很高興能作為英超冠軍的壹份子回到亞洲:“我想讓大家看到我,展現自己。”
他特別對遙距球迷喊話,希望他們盡情享受:“我知道對很多亞洲球迷來說,能親眼看到利物浦比賽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希望我們踢得精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