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5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莲花公主》中所设画院
《画皮》的古画韵味
片中长老给画院孩子们出的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据宋人笔记所载,甚至可能是宋徽宗亲自拟定的画院考题:“徽宗政和中……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不可得而形容,何以见得亲切?有一名画克尽其妙,但扫数蝴蝶飞逐马后而已,便表得马蹄香出也。果皆中魁选。”(南宋俞成《萤雪丛说》)画师不直接呈现骑乘赏花风光,转而凸显蝴蝶竞逐马蹄香气的场景,可谓得诗之意兼以妙手形容,意形俱到。两宋画院宫廷画师崇尚形似与法度,而片中画院长老代表的“神韵”派在宋代则延展为士大夫文人画的审美旨趣。苏轼有首诗就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但文人画在宋代方始崭露头角,其蔚为风气、自成一派在明代达到巅峰。
用镜面表现人物关系和心理变化
故事四《画皮》发生的时代背景被设定在明末,其动画表现的质地也随之迁转为明代文人画的美术风格。王大郎的书斋庭院里遍植嘉木,一派优美恬淡;陈氏日常起居的敞轩庭园则是天然的江南平远小景,淡泊雅致;中堂摆设,东瓶西镜,展现装饰艺术的均衡之感;文人雅集,设色秀丽,仕女人物,身姿纤细,眉眼间渲染水墨浓淡,尽显“吴门画派”的审美趣味。由于明代是中国古代铜镜铸造技艺最后的高光时刻(此后为西洋玻璃镜所取代),且《聊斋志异》原着中本就充斥着“镜”的意象,整个故事单元反复大量使用镜面装置,通过日用品镜像的媒介还原来营造古人特有的审美意境,佳人揽镜自照时的低眉蹙目,镜中异化的鬼影重重,市集镜铺的千情百态,制造出氤氲柔和又略带诡秘的叙事氛围。
重重帷幕之中的东方幽冥世界
开篇《崂山道士》还融合了《聊斋志异》中的《种梨》短篇,后者讲的是道士用幻术嘲弄吝啬的卖梨人。种梨、穿墙、剪纸为月,都在烘托和渲染镜花水月的幻相。《聂小倩》中,当情节推进到宁采臣和聂小倩隐居小城相互扶持却迟迟没有捅破最后的窗户纸之际,作为旁观者的蒲松龄迫不及待地突破银幕的限制,充当了发表即时reaction的看客,带头磕起了戏中戏人物的CP。对观影者始终在场的刻意强调,进一步强化了看和被看的幻视结构。综观全片,蛤蟆精、乌龟精营造巨大的水幕来影现故事情节,戏中戏里随处可见的倒影、镜面,六角蜂房的剔透材质乃至于东方幽冥世界中层层重叠的白色帷帐,无不是在彰显故事本身如梦似幻的质地,也映射了《聊斋:兰若寺》这部动画电影自指的真实隐喻,它是承载和影映古典世情的一方画布,随顺不同单元而展现多元质感,凸显东方美学难以捉摸又美轮美奂的独特神韵意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