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5 | 来源: 凤凰WEEKL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智力发育迟缓,神经系统损伤,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癫痫和昏迷,附带贫血、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血铅含量过高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逆的。
有调查显示,儿童的血铅每上升12μg/L,其认知能力就会下降1分。
一个在家长圈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血铅检测最好6岁之前每年都要查。
一旦数值超过50μg/L,就需要格外注意,而如果超过了100μg/L,那就已经达到了铅中毒的标准。
尽管最终出来的检测结果,可能让父母一瞬间觉得“天塌了”,但越是及时发现,也才能越及时地进行科学的排铅处理。
然而血铅的检测,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
而且就算可以做,其结果也会因为测试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焦虑的家长们为了尽快完成血铅检测,还总结出一套方法论:
抽静脉血,用质谱法检测,且仪器要用一年之内的应该最靠谱,在检测之前,最好先打电话向医院询问有关内容。
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符合这一长串限定要求的医院并不多。
而若要退而求其次,那一些家长的心又没法彻底放下:
“我家孩子,末梢血,不是质谱法而是光谱法,xx实验室做的,测出来47,还要再测一次吗?”
“儿子六个月前测的是31,但当时是和其他元素一起测的,还需要单独再测一次吗?”
“我女儿4岁经常玩玩具,但测出来是0,我不太相信是0,是不是测试有问题啊?”
是的,家长们焦虑的,不仅是子女血液中的铅,还有环绕在他们身边的铅。
不合规的劣质玩具(比如某些做手工的橡皮泥和奶油胶),盗版的儿童绘本(颜色越鲜艳越不靠谱),以及一些不适龄的土方药,被一些家长认为是血铅超标最常见的三个罪魁祸首,要坚决与之划清界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