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6 | News by: 潇湘晨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经营和找人过日子一样”
低价是蜜雪冰城刻进骨子里的基因,这源于创始人张红超和张红甫草根的出身和艰辛的创业史。
1997年,张红超拿着奶奶给的压箱底的3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郑州城中村燕庄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刨冰店,取名“寒流刨冰”。
张红甫当时还没加入哥哥的创业队伍,但亲眼见证了哥哥摸爬滚打的过程。“顾客在门口点了饮品,他在里面做好,玻璃杯盛着,再送到门口树荫下的桌子上。他一个人忙碌得汗流浃背,头顶的风扇又把他的汗吹干。一天到晚忙下来,他到家洗澡的时候上半身全是盐粒,穿的T恤已经硬邦邦地板结了。”张红甫回忆说。
创业第一年,寒流刨冰因为拆迁、修路等原因,最终关门倒闭。后来,张红超来到合肥卖了一阵冰糖葫芦。1999年他又回到郑州,盘下一个60多平方米的店面,用800元买的二手冰柜和自制的刨冰机,再次做起冷饮生意。
因果酱雪花冰“甜蜜如雪”的口感,又因店内冰品多达上百种,店铺得名“蜜雪冰城”。
张红超至今还保存着这家门店的照片。只是,当时招牌上写的是“密”雪冰城——因为做招牌的人把字打错了,如果要改,还要再掏200元,为了省钱,张红超就没改。
·早期创业时的张红超。
2003年,再次历经倒闭、拆迁的挫折后,“蜜雪冰城”在一家学校旁边的废弃大院里重新开业了,更名为“蜜雪冰城家常菜馆”。这家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一块钱的刨冰、两块五的扬州炒饭、三块钱的汉堡……低廉的价格迅速吸引了学生群体及周边居民,小店里总是人头攒动。
随着家常菜馆的生意日益火爆,张红超在店门口支了个摊位,开始售卖冰淇淋,逐渐回归了冷饮生意。2007年,蜜雪冰城开始扩张,张红甫也加入到创业中,开了第一家加盟店。
因为张红超上学时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大学就读于财经类高校,张红甫曾形容哥哥“很会计算”。“哥哥的计算不是算计顾客,如何从他们口袋里多掏钱,而是算计自己,如何能把低价做到极致。”张红甫说。
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火炬”蛋筒冰淇淋,售价十几元仍很畅销,张红超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上网查询配方,把配料都买回来,一点点地勾兑调试。最终,仅1元的蛋筒冰淇淋开售,凭借高性价比迅速打开市场。
此后,低价策略也一直贯穿在兄弟俩的经营中。为了打破冰淇淋单品的季节局限性,张红甫动手调配出了“卡布奇诺咖啡”饮品,定价1元,结果一炮而红。他把这款产品的爆火也总结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创业过程中,兄弟俩不是没有动过做高端产品的念头,但屡战屡败。张红甫在日记里总结经验教训:“也许经营和找人过日子一样,适合自己才是最好最重要的。生就的旺夫大圆脸,就认真踏实过日子吧,别羡慕网红脸,咱化不成那样的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