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6 | 來源: 量子位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用最樸素的比喻解釋著這個看似復雜的分配機制。
早期Hopper芯片的需求增長實在太快,產能根本跟不上。但現在情況已經大為改善,英偉達會提前壹年向所有合作伙伴披露產品路線圖,讓大家有充足時間壹起規劃。
買方決定要分配多少電力、多少數據中心空間、多少資本支出,我們壹起制定計劃,合作進行產品迭代。現在整個流程已相當順暢。
黃仁勳還透露,手上現在還有5000億美元的Hopper芯片庫存,如果誰想要壹些額外的,給我打個電話就行。
其實更有意思的是他對芯片價值的解釋。
當被問到這些動輒數拾萬美元的芯片能用多久時,黃仁勳算了壹筆賬:每壹代產品性能提升X倍,意味著性能功耗比提升X倍,這就等同於客戶收入提升X倍。
我們拼命加快迭代速度,是為了增加每個人的收入,降低每個人的成本,讓AI的成本盡可能降低。
他透露了壹個驚人的數據:Hopper芯片壹年後仍能保持約80%的價值,兩年後約65%,叁年後還有50%。而且由於CUDA平台的可編程性,全世界的開發者都在不斷優化它的性能。
Hopper出貨後,我們和其他人壹起把它的性能提升了4倍。你從CPU上可得不到這樣的回報。
AI不會搶飯碗,創造崗位的速度還不夠快當被問及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時,黃仁勳給出了壹個頗具洞察力的觀點: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忙碌。
他以英偉達為例,現在公司100%的軟件工程師都在使用AI,100%的芯片設計師也都在用AI輔助工作。但這並沒有導致裁員,反而讓公司能夠追求更多的創新想法。
所以我認為,只要公司有足夠多的想法,生產力越高,就越能去追逐這些想法。
對我來說,AI其實是在創造就業,它讓我們能做出客戶願意購買的產品,推動增長,進而創造更多崗位,這都是連鎖反應。
黃仁勳認為AI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均衡器”:
現在每個人都是程序員了。過去你需要掌握C語言、C++或Python,但現在你只需要用自然語言和AI對話就行。即使你不知道怎麼提問,你可以讓AI幫你寫個更好的問題,AI就會幫你重新組織語言。
每個人現在都是藝術家,每個人都是作家,每個人都是程序員。
但他也發出了警告:
有壹件事我們可以確定,如果你不使用AI,你會輸給那些使用AI的人。他斷言,未來不會有程序員能夠單打獨斗,”你不能再不借助工具裸奔(raw dog)了,得找個Copilot才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