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7 | News by: 南风窗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康拉迪记录象群日常
康拉迪越靠近这份野性,就越有可能进一步摸索出人类与动物共处的边界。他做的不是简单的管理,而是在倡导一个人类与野生动物能够在尊重与理解中共存的未来。正是这种致命的想法,进一步让他滑向危险境地。
这不是冈瓦纳第一次发生大象伤人的悲剧。
一年多前,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一名年仅36岁的导游被象群踩踏身亡,遗体几乎无法辨认。更令人心寒的是,园方并未主动通知其家属,死者的妻子还是通过Facebook才得知丈夫的死讯。
据一位友人透露,园区不仅没有提供任何经济补偿,也没有帮助其遗孀抚养年幼的儿子。
在这里,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和谐,边界却脆弱得一触即破。
象的愤怒
康拉迪的死亡,并非孤例。每年,非洲多地都发生因大象袭击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
仅在几个月前,赞比亚南卢安瓜国家公园,一头带崽母象突然袭击两名参加徒步旅行的游客。当时,她们正前往另一个营地,看到大象的踪迹后,当即决定改道,导游也鸣枪示警,但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而在更早些时候,一名护林员和一名游客也分别因象群踩踏丧生。
赞比亚南卢安瓜国家公园象群
尽管大象不是猎食者,但它们仍是野外最具杀伤力的哺乳动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步行导览与乘车观赏成为人们亲近野生动物的热门方式。但这种看似“安全和谐”的生态旅游方式,反而成为危险的诱因。
去年,在赞比亚卡富国家公园,一头雄性大象冲撞并掀翻了一辆专为观光设计的野外旅游车,造成一名79岁美国游客死亡,数人受伤;而在利文斯通市附近,一位64岁的女性游客在观象途中被象群拖出车外,当场践踏身亡。
赞比亚卡富国家公园大象冲翻旅游车
生态行为学者Chase LaDue曾指出,游客车辆常常停在不合适的位置,或被植被遮挡,从而使得大象无法获得足够的回避空间。驱车靠近象群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三十分钟前经历了什么——也许它们刚刚从某种压力中脱身,却在人类的靠近中再度被惊扰。
象的愤怒,不一定有明确目标,人的靠近也不总意味着恶意。但在信息不对称与习性错读之间,这种冲突注定频繁而危险——尤其人们抱着浪漫幻想接近野生动物,却低估了它们本能反应的烈度与不可预测性。
尽管许多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运营良好,已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大象的习性,努力为它们保留足够的活动空间与原始生态结构,但根本的问题在于:游客的观看欲,与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本就不是天然契合的关系。即便所有规则被遵守,误解和冲突仍可能在瞬间发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