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7 | 來源: Letsigh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留學生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期,壹名自稱“河北留子”的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在加拿大 BC 省考取公務員的經歷,引起不少留學生和家長的關注。
他表示,碩士畢業後,在壹家中小型公司埋頭苦幹了兩年,身心俱疲,壓力大得睡不著覺,頸椎病愈發嚴重,最終決定“考公”上岸,成為 BC 省公務員,從此不內卷,不加班,不受氣。
他聲稱加拿大公務員工作輕松穩定、沒有加班、領導客氣,稅後到手月薪約4000-5000 加元(≈ ¥21,200–26,500 元人民幣),略高於BC省的平均收入,足以維持舒適生活。
這壹“不卷”的生活方式,被許多正在留學或計劃留學的中國學生視作理想的歸宿。
然而,留學生身份是否真的能夠不卷“混進”加拿大政府系統,拿到所謂的“鐵飯碗”?
加拿大的公務員體系,真的能讓國際學生在當地“輕松穩定”地養活自己嗎?
面對美國對留學簽證的收緊,很多人將加拿大視為壹條移民、就業的捷徑。那麼,這條路真的如想象中那樣順利嗎?
今天,就由長期居住海外的 LEON 君,帶大家逐壹深入剖析。
圖源:河北留子小紅書賬號
留學生有資格成為加拿大公務員嗎?
根據加拿大BC省政府的官方招聘信息,成為公務員必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年齡要求:必須年滿16歲。
工作資格: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永久居民;獲得有效工作許可的臨時居民(僅可申請臨時職位,且限於許可有效期內)
職位要求:只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才能申請和接受永久公務員職位(除非職位公告中另有特別說明)。
圖源:加拿大BC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官方招聘網站
根據信息顯示,只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才能獲得“永久公務員職位”;而持有工簽的留學生僅能在工簽有效期內,擔任臨時公務員崗位。
這種“臨時工”身份極其不穩定,壹旦工簽到期或續簽被拒,面臨隨時被解雇風險。因此,對於大多數持工簽的國際學生來說,即使進入了加拿大政府體系,也不代表永久受聘,無法真正獲得意義上的“鐵飯碗”。
網友“河北留子”未明確其身份性質(臨時工?永久雇員?),卻宣稱獲得遠高於行業平均的薪資的“鐵飯碗”工作,有些嘩眾取寵。
加拿大公務員的工資算什麼級別?
“河北留子”面對加拿大的魔幻物價,壹再重申自己加拿大公務員收入略高於 BC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平均工資,還在鏡頭前開玩笑地總結了自己工資單的價位,那就是“買頂配IPHONE信心滿滿,笑容燦爛;吃普通牛肉面心驚膽顫,超出預算。”
加拿大人的平均薪酬水平分析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2025年4月公布的最新就業與薪酬報告,全加平均年薪差異明顯,整體呈現“北高南低”,“大省工資高,小省工資低”,加拿大人稅前平均年薪約為 $67,467 加元(≈ ¥357,580 人民幣)。
主流省份如阿爾伯塔、安大略、BC 和魁北克,年薪約為 $65,000–$71,000 加元(約 ¥34–37 萬)。
北部地區如育空、西北地區、努納武特,年薪最高,超 $77,000–90,000 加元(約 ¥40–48 萬)。
較低收入省份如愛德華王子島、新不倫瑞克、曼尼托巴,年薪在 $58,000–61,000 加元(約 ¥30–32 萬)之間。
以上統計中所說的“稅前工資”,也叫總工資(gross salary),是指雇主承諾支付給員工的總額。壹般來說,加拿大人的稅後實際到手工資大約為稅前工資的 77%,必須扣除政府規定的22%–25% 的稅費。
以“河北留子”居住的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為例,稅前年均收入為 $68,143.40,加元,折合人民幣約 ¥361,000。按 77% 計算,稅後年收入約為 $52,472(≈ ¥278,100),也就是每月約 $4,373 加元(≈ ¥23,180)。
圖源:中國2024年就業人員工資對比圖表
對比中國國家統計局 2024 年頒發的就業人員工資,加拿大BC省稅後月均收入約人民幣 ¥23,000,明顯高於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收入¥10,340和私營單位收入¥5,790,甚至超過了中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收入¥16,920。
可是,這種高工資,賺大錢的表面陷阱,其實內裡隱藏著高成本的生活壓力。
雖然加拿大人的平均工資是中國人的兩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尤其房租、日常開銷、稅費)遠遠高於中國,實際可支配購買力並不完全與數字對應。
以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為例,當地平均房租每月約 $2,079 加元(≈ ¥11,000),僅為壹單間房價格,租兩居室約 $2,573加元(≈ ¥13,640),叁居室至少要$3,200加元起(≈ ¥17,000)。
圖源: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租房市場
如果生活在溫哥華或多倫多,房租與日常開銷會更高,生活壓力會更大。就像“河北留子”自嘲在加拿大吃壹碗牛肉面起碼要20多加元(100元人民幣),是“超出預算的奢侈”。
這也是許多居住在海外的人很少外出就餐的原因之壹,為了省錢被迫在家做飯——因為每次上館子不僅餐費高,還要加收15%-18%的小費,讓本就緊張的預算更顯吃力。
理清了加拿大人每月兩萬多人民幣的平均工資和基本壹萬多租房的開銷狀況,我們接下來就剖析壹下加拿大公務員,這份“鐵飯碗”的工資在加拿大的段位,它屬於高於平均水平工資還是低於平均水平工資。
圖源: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公務員年薪
根據加拿大薪資數據平台ERI的統計,大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公務員的稅前平均年薪為$53,306 加元(≈¥282,500 人民幣),比加拿大公務員的平均年薪略高$1,129加元。
按普遍適用的稅後比例(約為稅前的 77%)計算,壹名初入職的加拿大公務員每月稅後收入約為 $2,506 加元(約 ¥13,280 人民幣),而BC省的初級公務員稅後月薪則達 $2,561 加元(≈¥13,600)。
BC省公務員看似稍高於全加公務員的薪資水平,但仍然遠低於全加稅後的平均工資(月薪$4,373 加元≈ ¥23,180),尤其生活在BC這樣高成本的省份,屬於低水平工資。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省公務員薪資水平稅後分析(2025)
根據加拿大普遍適用的扣稅比例(約 23%),稅後收入約為稅前的 77%:
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初級公務員的微薄薪資在天價房租的重壓下,呈現了壹種“結構性收支失衡”的困境(月薪$2,561-房租 $2,079)。
每月明顯入不敷出,交付房租後所剩無幾,基本開銷都是負擔,生活捉襟見肘,徘徊在貧窮線下。這種“月光族”,直接影響了生活質量,被迫犧牲了應有的消費娛樂,無儲蓄,極度節儉。
這種狀況至少要維持3年,初級公務員才有機會調整薪資,加以改善,8年以上才有望晉升高級職位,勉強夠到全加平均工資水平線,但屆時物價可能上漲得更高,更難實現理想的寬裕生活。
圖源:BC省公務員伍年內平均工資增長約13%
壹系列的公眾數據強而有力地暴露了“河北留子”在網上洋洋自喜稱稅後月薪高達 $4,000 至 $5,000 加元(≈ ¥21,200–26,500 元人民幣)的夢幻虛構說法,
他報呈的工資不僅明顯高於該省普通公務員的平均薪資水平,甚至接近或超越高級職位,對剛入行的公務員而言,太不切實際。倘若壹切為真,那必須意味著他稅前年薪已達 $70,000–$81,000 加元,已經遠遠高出系統設定的起薪區間。
加拿大初級公務員崗位確實“輕松、不卷”,但生存堪憂,其長期招不到人手的致命原因就是工資“幹癟、不漲”。
國際學生在加的就業與留存情況
在加拿大眾多省份中,常年冰雪覆蓋的魁北克省(法語區)年均工資為 $65,214 加元(約 ¥345,630),低於全加平均水平約 $2,250 加元(≈ ¥11,930 人民幣)。
中法混血青年 Jean 六年前在魁北克省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就讀,這所大學不僅是加拿大最古老、最有聲望的學府之壹,QS 全球排名常年徘徊在第30位左右,與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並列為加拿大叁大頂尖學府。
作為法國學生,Jean 享受魁北克與法國間的學術協議待遇,無需繳納國際學費,畢業後,毫不費力找到了壹份售賣機械零件的推銷員工作,雖然與所學的機械工程扯不上關系,但至少可以留加獨立生活。遺憾的是,他的畢業工簽(PGWP)在兩年後-2025年4月突然被拒續,工作被逼中斷並被限期離境。
而比 Jean 早叁年來加的哥哥 Paul就比較幸運,憑借多年在加留學及工作經驗,成功轉為永久居民,避免了類似困境。
圖源:加拿大國際學生的來源
加拿大國際學生數量在過去 20 年急速增長,越來越多留學生在校期間選擇打工,進入勞動力市場。
根據官方數據,2000年有薪工作的在校國際學生僅 21,800 人,至 2018 年已增至 277,400 人,就業參與率也從 7% 提高至 57%。這壹趨勢得益於加拿大以前對留學生非常寬松的就業政策。
在2010 至 2016 年間,超過半數以上的國際學生畢業後成功申請到工作許可(PGWP)留加就業,其中75% 進入了加拿大勞動力市場。
2008 至 2018 年,持有 PGWP畢業工作證,並且有收入記錄的外國人數從 10,300 增至 135,100,增長超 13 倍。
圖源:國際學生人數在加分布圖
日益膨脹的龐大留學生群體為加拿大增添了勞動力,但也導致本地就業“白熱化”,加重了競爭力。 尤其是近年來部分印度留學生及其家屬通過“螞蟻搬家式”移民,加劇了社會融合與資源分配的矛盾。
為此,加拿大政府於 2025 年 6 月對 PGWP畢業工作證條例進行了大幅改革,收緊申請資格,僅允許符合“勞動力緊缺領域”的畢業生申請工作許可,取消 178 個“低需求專業”資格,如部分基礎文科、活動管理等。
未來,留學生能否留在加拿大工作,將取決於所學專業是否對加拿大有用,是否符合自身背景和職業規劃。 PGWP 不再是畢業生“人人有份”,而是壹場對技能、規劃與匹配度的篩選。
結尾
留加學生必須擦亮雙眼
“河北留子”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濾鏡中的“不卷加拿大公務員生活”,刻意回避了臨時工身份與薪資上限的致命限制,令其“鐵飯碗”的高談闊論毫無憑證,淡化了加拿大初級公務員薪資的拮據與辛酸。
圖注:Astro近照
但加拿大統計局冷冰冰數據則揭示了壹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所謂“不卷”的加拿大初級公務員,背後真相是每月高達 $2,000多加元的房租吞噬著83%的工資,不少加拿大公務員捏著僅剩的幾百元加幣過活,在貧困線邊緣苦苦掙扎。
而某些社交平台上的“留學博主”卻戴著薪資濾鏡,忽略真實的生活成本,片面宣傳“輕松上岸、穩定高薪”的美好幻象。這種信息錯位不僅誤導了公眾認知,也讓不少中國留學家庭幾乎將夢想與希望,押注在了錯誤的想象上。
加拿大的“公務員夢”並非人人可得。所謂“鐵飯碗”,其實是由身份門檻、薪資局限和政策多變構成的叁重挑戰。在那看似“不卷”的體制表象下,隱藏的是壹場靠耐力與策略才能突圍的長跑。唯有清醒判斷與理性規劃,才有可能真正實現“上岸”與“安穩”。
總的來說,去加拿大留學≠自動拿身份,更不是“移民快速通道”。如果不提前規劃好選什麼專業、走什麼路,最後可能錢花光,人還得回家。所以,動手申請前,先算好這筆賬,想清楚、看清楚、准備好,再出發。
徹底弄清楚了加國政府的新移民條例,就會發現新政策中釋放的壹條無形信息:只有真正能為加拿大經濟做貢獻的人,才會被留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