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7 | News by: 冷杉RECORD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释永信惹麻烦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少林寺入口的禅宗达摩祖师雕像
方丈室门廊外,围了道矮矮的栅栏,但挡不住游客的好奇心。只要方丈室的门开着,就有人扒着门往里看。常常,释永信一脚踏出门去,外面的人群立即聚起来,里三层外三层,闪光灯亮成一片。实在不胜其扰,释永信移到东侧院办公。
留下的,是释永信的徒弟释延波和另一名弟子。二人住在方丈室东侧一间空房里。由于方丈室白天锁门,游人会好奇地看看他们屋里。常常听见帘笼一响,一枚大脑袋伸进门来,仿佛房中无人一般张望一周,又若无其事缩回去,丢下一句:“没啥可看的!和尚住的地方。”
有一天午睡正酣,没有上栓的门忽地被推开,又是好奇的游人上门,延波惊醒,腾地坐起,怒了:“干什么?看什么看?!”那人回敬:“你一个和尚,厉害什么?”延波跳起来一手抓过床边的棍子,不速之客立即嚷着“少林寺和尚打人啦”,扬长而去。
延波扔了棍子,倒回床上。天下无大事,吃饭睡觉而已。
酸甜苦辣四口井
其实延波是好脾气,爱说笑话,古灵精怪,常常眼神一转,就开始用掺着河南腔的重庆话慢条斯理讲出一个笑话来,逗师兄弟一乐。他今年24岁,儿时就调皮,三天两头惹祸,常气得父亲劈头盖脸打一顿。上初中有一次因和同学发生口角,他一脚把人家从楼梯上踹了下去,“我看见那孩子满脸是血,吓了一跳,心想医药费得赔不少钱,回家肯定挨打,干脆跑吧。”
那是2002年。他跑到了码头,偷偷藏在一条货船上,沿江而上,到了湖北被船工们发现了,大家劝他回家。“那时我想,既然出来了,就一定得闯出个天地来。”延波开始四处找地方打工。
一个14岁的孩子,只能四处打黑工,挣点小钱。到年末,钱刚够买回家的车票。他决定不回去。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实在无聊,延波去租了套金庸的小说打发时间。“里面有好多地方说到少林寺,我就动了心,想去看看少林寺是什么样子。”
他买了地图、带上干粮,骑着自行车上路了。一边干活一边打听少林寺,半个月后,他坐着大巴来到山脚下。
“我想少林寺一定在山顶上,就朝山上走,路上有一辆面包车从我身边经过,热心招呼我搭车,说捎我一程,结果把我带到了一间武校。”那时延波不知道,从登封市一路到少林寺的周边,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武校,全部以“少林”或“少林寺”命名。每年都有许多少年慕名来这里学功夫。武校的竞争,就从“抢”这些孩子开始。
塔沟武术学校,是少林寺周边武校中最成功的一个-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