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7 | 来源: 老吴教育课堂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他之所以安静,是因为早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说话。”
这话让我很难不共鸣。
成长里最残酷的,并不是被打被骂,而是你真心说话对面永远没回应,最后连表达自己的动力都被消磨光了。
有些事其实不用等到社会学家给出数据结论,也能一眼看穿问题所在。
安迪这样的孩子,最终是靠自己在一地鸡毛里拨拉着长大。
哪怕等几年之后,他遇到一个真正善意的大人,对方愿意拿出时间陪伴、倾听,或许他还是有机会走出来——但到那时,再变好的那份活力可就真不是父母的功劳了,是他自己一点点救回来的。
说到底,一个孩子需要的不是你朋友圈那些摆拍的早餐图,不是发鸡蛋红薯的正能量宣言,而是非常具象地、真实地一个人坐下来对他说:“我在,你说说你的想法”。
你可以带他去全世界最好看的博物馆,可以花再多钱买文化体验,但那些都填不满一个人内心缺席的空间。
有网友感慨说,希望杨子和黄圣依都能早点放下滤镜,正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别等到长大了,才发现这孩子的童年,被你们的“表演”和“成就感”蒸发得连影子都不剩。
养孩子其实没那么高深,陪伴、耐心、眼神里的在乎,才是最基础的教育。
否则,哪怕有一天父母幡然醒悟,也很难再追回那个萎靡、无光的少年心气。
说点难听的吧——别再让安迪成了你们叙事里的道具。
如果还想弥补些什么,不如现在就放下手机,收起剧本,真正地和他聊一会儿天,陪他走一段路。
否则,再美的文化体验都救不了一个早已冷掉的童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