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8 | 来源: 新京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受助乘客恢复后,和孙毅杰合影。受访者供图
“因为飞机上的条件有限,像这种病人如果在抢救室里,可能会拍个颅脑CT,检查下血常规,看看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等,综合判断病因。”孙毅杰表示,自己作为医学生,还不是医生,因此也没有资格给患者下诊断,只有在飞机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下飞机后,孙毅杰立马将飞机上的情况分享给自己的临床老师,对方了解事情经过并看到“复盘纸”后,表示他的处理没有问题。
“我知道边界在哪里”
“复盘纸”写着,查体:神清,精神极差,稍有眼震,无明显其他阳性体征。瞳孔约5mm,对光反射存在。LMP:25-06-26。生命体征:心率72bpm,血压(卧位)113/72mmhg,血氧97%,机组成员发现患者不适后予低流量吸氧、口服糖水等处理,患者取卧位后情况较前缓解。”
孙毅杰在机上手写的“复盘”记录。受访者供图
孙毅杰介绍,“虽然我大一学的是一些公共基础课,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医学,尤其是喜欢临床工作,我临床导师就是急诊的,所以我就跟着导师上急诊,寒假我没有回家一直在医院,待了一个月。后来基本上每周至少去一次,在急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不管是很危重的还是轻微的,基本上都遇得到。比如呼吸心跳骤停,我们进行心肺复苏,还有心衰、呼吸性碱中毒,低钾血症、低血糖等病症见得不少,基本的处理原则也了解得差不多。”
孙毅杰提到,在他看来,在飞机上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呼吸心跳停止,“这种情况就地和机组人员一起进行心肺复苏就可以,如果不危及生命也不需要在飞机上完善诊断和治疗,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生命体征,掌握操作原则和动态观察。”
对于网友质疑其“临床知识匮乏,没有执业资格,抢救手段有限,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风险都极高”。孙毅杰表示理解对方的质疑,并认为“有质疑、有争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他一直有一个信条,即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知道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说在这次的处理中,我的检查是不涉及药品和有创操作,我知道我现在没有执业证,不能给她开处方用药,也不能给她做特别的有创操作,我知道边界在哪里。”
事发后,当班乘务长向孙毅杰表达感谢,称“好人一生平安,医者仁心具象化了。”受助乘客向孙毅杰反馈,“这几天情况算稳定的”,并提出想送面锦旗表达感谢。
据武汉大学公众号,孙毅杰的“烛光导师”刘梦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评价孙毅杰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临床医学生,“平时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跟着我一起上临床管理病人,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临床上,他就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身边的人。这次飞机上的救人事件,正是出于他善良品质的本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