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8 | News by: 德国之声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大罢免反对者在桃园市集会(7月20日)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大罢免失败等于拆除了一个引爆两岸军事冲突的风险源
“大罢免”首轮投票失败,让北京不必急于出重手,暂时解除了警报。虽然八月还有第二轮对国民党七个立委的投票,只要蓝白不放松警戒,一般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民进党的气势已损,其能有效动员的基本盘不会超过30%,只要国民党能够守住两席,民进党就无力改变立法院朝小野大格局。尽管因此不排除赖政府在两岸关系上采取某种冒冲行动的可能性,然而,更有可能的是,罢免失败使得绿营遭遇政治反噬,在台内部掀起“资源滥用”、“绿色威权”的反思潮,民进党在岛内的道义优势被进一步削弱,导致赖政府对两岸事务的处理变得谨慎,至少不会像大罢免成功时所假定的那样激进。至于北京对国民党,向来是 “弃之可惜、爱之不敢”的纠结心态,罢免失败,说明“亲中阵营”在台湾尚有基本选票基础,可继续利用其作为对话和统战的代理人,为继续施加认知战、舆论战提供了机会。
北京虽然在国民党和民进党间,接受了国民党,可对台湾的政治红线,并不完全取决于谁执政,而取决于台湾是否在“实质统治权力”上对大陆构成制度挑战。北京明白,真正危险的不是蓝营存不存在,而是绿营一党独大后的“制度去中化”。换言之,只有台湾的总统府、立法院、监察与司法系统同时被“急独派”控制,并推出制度性反中法案,北京才会真正感受到危机的临界点。此次罢免若成功,就是逼近这条红线的第一步。就此而言,大罢免失败,将赖政府的“制度去中化“推进卡死在议会障碍上,北京就不必为此而对台武力威吓,等于拆除了一个引爆两岸军事冲突的风险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