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8 | News by: 南方周末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奶茶“冲单量” 竞争很“内卷”
7月5日第一个“冲单日”过后,订单暴增和浪费现象受到部分媒体关注;7月12日第二个“冲单日”,新一轮的补贴使浪费现象愈演愈烈,这场“外卖大战”带来的非理性消费“狂欢”逐渐成为舆论焦点之一。
“现在正是盛夏,奶茶饮品等单价较低、年轻人喜欢的产品,最容易冲高单量。”前述外卖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谈道。他们近期因同行竞争、商户诉苦、门店被曝奶茶浪费等问题,受到了不小的舆论压力。
“此次浪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倒牛奶’的现象类似,都源于产能过剩。”刘诚评论说,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维持价格和利润;后者则是行业过度竞争的表现,为了占有市场,打压价格和利润。
“从后台系统,我们无法确定自提订单中,有多少比例的订单没有被消费者拿走。”前述外卖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很多消费者取货后可能会忘记点击确认取货,而他们向一些奶茶品牌方询问时,对方亦反馈,没有发现有倒掉无人领取奶茶的情况。
暴增的订单与浪费现象提醒着企业、商家与消费者,当前的“外卖大战”正在走向非理性的“内卷”。
正如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所说“我觉得这样卷没意义,对行业也是伤害”。但是一旦退出竞争,企业便会迅速丧失市场占有份额。
在三大平台“逐鹿中原”的同时,有关部门亦关注到“外卖大战”愈演愈烈的情况。
2025年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次约谈三大平台,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几年前刘诚就开始关注平台垄断、价格战相关问题。他指出,“补贴大战”的现象由来已久。平台经济刚开始盛行的时期,由于是新业态,补贴是为了吸引新用户入驻,养成用户消费习惯,属于抢夺增量的竞争。
最近一两年,“补贴大战”逐渐成为一种存量竞争。用户总数、每日浏览时间、用户消费额度等基本上趋于稳定,不会再有大幅增长空间,此时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向内卷”的“零和博弈”。
“虽然已经有两次约谈,但我觉得这个现象会愈演愈烈。”刘诚判断。
在无止境的商战中,企业陷入内卷,消费者“被迫自愿”凑单,商户“同质化”竞争,店员、骑手等身心俱疲,辛苦做出的饮品、饭菜付诸东流……刘诚认为,如今外卖平台的竞争正在一步步将整个产业拖入“高投入、低回报、低效率、高消耗”的恶性循环,逐渐走向“多输”局面。
刘诚指出,现在首要任务应是推动外卖平台转型,优化补贴方式,从“补价格”向“补质量”转变,用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增量市场,从根本上避免内卷的恶性竞争。此外,也应降低即时零售市场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外卖如何减少浪费?
7月20日,针对可能存在的奶茶无人领取导致浪费的问题,美团公司回复南方周末,表示平台推出了多种办法提醒消费者:商家备餐不易、及时自取订单,如订单页面提醒、长期不取餐弹窗提醒等,避免出现浪费情况。
美团的取餐提醒。美团提供
同时,美团也已联动相关餐饮品牌,通知门店可根据消费者到店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在消费者到店后再制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