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9 | 来源: 德国之声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民进党“抗中保台”论述面临检视?
对于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论述未来是否受到挑战,专家有不同见解。
根据台湾现行法律,不分区立委无法被罢免,此次“大罢免”锁定的都是区域立委与地方首长,属于地方层级选战。观察近年台湾重要选举,尽管蔡英文作为总统连续8年完全执政,但她任内的两次地方选举都吃下败仗,并因此两度请辞民进党党主席。
国际危机组织(ICG)资深东北亚分析师杨皓暐向DW表示,从2018年、2022年地方选举到这一次“大罢免”,非常明显展现出来的是,在地方层级选举打“抗中牌”的策略已经证明“完全无效”。“抗中保台”对于地方选民来说显得空泛,“也会让他们有一种疑惑,是不是民进党除了喊这些口号之外,没有办法推出真正更实际的政策,来回应民众的一些日常的忧虑。”
2026年台湾将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被视为赖清德政府的“期中考”。杨皓暐指出,当“抗中保台”已经没有办法真正有效在选举的时候动员支持者,或者是打动中间选民的时候,民进党必须考虑如何在中国威胁的论述上面下功夫,并在未来的选举里找出选民真正实际有感的例子。
杨皓暐进一步解释,虽然中国近年对台军事威胁日益增加,但这些军事行动一般民众眼睛看不到,国防预算增减的辩论也难以直接感受,“民众觉得‘抗中保台’这四个字,现在已经有点形同‘狼来了’的感觉了,你一直喊,可是他们也看不见这种实际的案例。”
学者邱师仪则认为,“民生牌”在地方选战具有极大优势,谈反共对于选民来说却很遥远、抽象。但从民调检视,台湾人整体对于中国的反感“非常强烈”,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论述未来需要更加细致,而不是“包裹式”地贴上“亲中舔共”标签,但整体路线并不会受到挑战。
“我甚至认为如果国民党跟民众党聪明的话,他要赶快把这个话语权抢过来。”邱师仪表示:“其实国民党内部也有那样的声音,也会希望说能够把所谓的反共、监督中国民主化纳进来,所以我也不认为民进党会放弃这一块。”
党内龃龉与朝野僵局有解吗?
对于“大罢免”8月23日的第二波投票结果,多名专家皆直白表示并不看好。
“大罢免”行动前期,民进党对于是否支持,态度暧昧。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曾称“大罢免是他发起的”,但总统赖清德也提到,这是公民团体自主发起的罢免行动,在后期才表态支持,但也被质疑态度犹疑,未全力动员。
邱师仪预料,民进党与罢免团体之间对于“大罢免”首轮投票失败的责任归属、未来路线,“可能会有一段吵架的时间”。第二轮投票的7起蓝委罢免案,光是连署阶段就已经相对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个罢免去改变国会结构的可能性,不能说是完全趋近零,但已经大幅下降。”
在“朝小野大”格局未变的情况下,朝野僵局可能持续。
邱师仪预料,接下来一年台湾政局可能“会比较乱”,“2026年这个态势下去的话,大概就是回到过去那种地方选举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则可能慢慢会走陈水扁的少数政府路线。他称短期来看,自己比较悲观,但如果国民党主席由弹性较大的卢秀燕出线,“可能是一个新的契机,有机会(朝野)和解””。
左正东则指出,这次罢免选战可以看见“蓝白合”在部分选区呈现“坚定的结盟状态”。比如新竹市长高虹安,这次取得的不同意罢免票数,甚至比她上届立委选举的得票数还要多,蓝白整合“非常清楚”。接下来的任期,赖清德“跛脚总统”的情况将会加剧,“而且问题可能不是只出在在野党,包括他在党内的领导威信都会受到影响。未来他能不能有效的领导民进党,我看恐怕都是一个问号。”
“大罢免”遭到完封,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已经公开表示,民进党身为执政党“责无旁贷”,他已向党主席赖清德请辞秘书长一职。接下来,赖清德预料可能将进一步面临被要求内阁改组的压力。
左正东称,“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他认为赖清德的少数政府“没有多数的时候要赢者全拿,那就什么都做不了”;邱师仪则称,赖清德的身段需要更柔软,才能以柔克刚,因为“他已经不是赖清德这个人,也不是台南市长赖清德 ,他是台湾的总统赖清德。”
中民乐见台湾对立 美国关注国防预算
左正东观察认为,台湾社会与政治立场有极化趋势。他举例指,日前有台湾民众在街头拍照,被部分舆论质疑在替中共做情搜,信者会认为“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可恶?替中共去做我们的情搜”,但不信者则会对没有根据的指控以及阴谋论感到反感,最终“不同立场的人都得到了一个愤怒的结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