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30 | 来源: 真实人物采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婚姻 | 字体: 小 中 大
(我经常独自带儿子旅行)
他不是那种脾气暴躁的人,但是说话很伤人,每次都会直触痛处,令我止不住眼泪。所有的义无反顾都成了噩梦一场。
当时女儿已经14岁了,可以帮我做很多事,就这样在怀孕期间我一直坚持上学,直到2002年7月儿子出生。儿子出生以后,刚好有朋友来德国学习,常常帮我带孩子,让我可以继续读书。
怀孕的时候我和女儿租的公寓,只有一个卧室。儿子出生后不方便,我又搬到了有政府补贴的三室一厅。德国的消费不太高,我们每个月生活费不到一千欧元。
儿子出生以前,我几乎花光了国内带过去的所有积蓄。
儿子出生以后,政府每个月发308欧元的教养补贴(发到孩子三岁为止),两个孩子的儿童金(当时是每个月159欧元),加上住房和生活补贴,生活足够。
余下的还可以每年带儿子回国探亲,并且给亲朋好友买礼物。
儿子一岁多会走路之后,就离不开人了,为了带他我不得已只好辍学。德国是终身受教育的,退休后也可以上大学,当时就想,等孩子大了我再读。
(在不莱梅做单亲妈妈,我和儿子共同学习)
2003年,儿子一岁多,我们分居也近一年时,他提出了离婚,我坦然接受。但在法院看见他时,我还是难过得一直流泪。儿子归我,我们之间没有财产纠葛,所以很快就结束了婚姻关系。
婚姻失败,固然伤心,但我没有因此消沉和浪费时间。虽然为了带孩子放弃了读研,但我没有一刻放弃学习和提升自己。
在怀孕带孩子的日子里,我努力学德语,以“优”的成绩,通过了中级水平考试(可以在德语国家找工作的水平)。
还在不莱梅的两所大学和一所夜大里教中文、绘画和太极,并成为德国华文报纸的兼职特邀记者。
我不是女强人,生活上一个人可以撑过去,可是在心底还是渴望有一个知冷知热能交心的伴侣。
在异国他乡无数个寒冷的夜晚,我渴望有一个坚实的臂膀能让我依靠,陆续认识过几个人,但没有合适的。
(在德国住院和病友合影,生病让我再次有了成家的渴望)
2007年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德国人,通过交流感觉非常合拍,彼此欣赏。他对我和孩子都非常好,朋友们都替我高兴,终于找到了好的归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