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31 | 來源: 南方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與逯艷花壹起摘辣椒的工友在塑料筐上午休。截自逯艷花的短視頻賬號
“帶工人去受苦”
“以後下雨天可得注意了。”知道逯艷花的車輛失聯後,58歲的劉梅(化名)後怕,往年,她沒見過這麼大的雨,現在家裡柒畝地裡的玉米,泡了水。
跟逯艷花壹樣,劉梅也在當地做勞務中介,摘辣椒這份活,她幹了拾多年,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帶工人去受苦”。
天鎮縣壹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地有種常見的招工模式是:壹些有車的司機主動招攬工人,拉到大棚幹農活,中間賺個差價,這種人也叫“贰道販子”。
該負責人稱,司機與大棚之間壹般沒有雇傭關系,基地不負責招聘司機,司機沿路接上工人到采摘基地,“我們給司機150,司機給工人130,司機就賺20。”
作為中介,劉梅覺得,下大雨就不應該帶工人出車。7月27日,逯艷花失聯那天,她怕雨大看不見路,就給工人們打電話:姐妹們,下大雨,不能出去。前壹天傍晚,她看天就變了顏色,山頭起了大霧,“要起雨了,我就趕快跟老板說,下班回家”。
劉梅曾經在摘辣椒的大棚裡見過逯艷花,逯很有禮貌,管自己叫姐,“她說挺辛苦的,就想跑跑車”。
劉梅抱怨,勞務中介這個活也不好幹。她每天給工人打完電話又給老板打,對接兩邊的工作讓她顧不上午休,夜裡12點過後才能睡,凌晨3點半就起床洗臉,准備出發。
午休時間,工友們要各自回家吃飯休息。像逯艷花這樣既是中介又是司機的人,可能既需要跟著工友們壹起摘辣椒,又要負責壹天往返肆趟的行程,要操心的事多。
當地村民傳,逯艷花開的巴士出了事故,是因為經過壹段被洪水沖斷的橋面,不慎被洪流裹挾。上述上吾其村幹部稱,村子附近確實有幾座橋梁,但沒有聽說橋斷掉,“我們現在還沒查出她(逯艷花)從哪走的”。
該村幹部稱,下暴雨前,村裡通知過村民注意汛期安全問題,但並未明確禁止在下雨期間招工,“怎麼能跟他們說不能招工?還是看他們意願。老百姓辣椒以後要是賣不動了,說你不讓招工。”
該村幹部介紹,天鎮縣好幾年沒有經歷過洪水。上吾其村鄰近的白登河河道較窄,原來只有伍米左右的寬度,遇上大水以後河道變寬很多。為預防河道流量太大,村裡還在暴雨前組織修橋,並通知村民橋不能再通行,“怕這橋就放不下這麼些水,我們早都通知修橋的。”後因為下暴雨,無法繼續施工。
當地受災情況。截至央視新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