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1 | 来源: 快刀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图/pexels
最重要的是,米其林评选的优点在于有套相对客观的标准,包括盘中食材、烹饪技巧、菜品的稳定性,但餐饮本就千人千味,没有哪种准则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国人虽然喜欢“精英主义”,但也有平民主义偏好,这体现在对苍蝇馆子等庶民美食的追求上。
有网友一阵见血地总结了米其林餐厅的精髓:盘子大,分量少,抹点酱,放根草,灯要暗,不能吵,价格贵,吃不饱。虽是戏谑,却也是现实的折射,在米其林的评判准则下,鹅肝、白松露、黑金鲍、帝王蟹,这些昂贵的食材成了标配,却也脱离了食材本真与大众消费的内核。
再加上餐饮市场日益多元化,各种类型的餐厅涌现。除了高端餐饮,还有许多人均百元左右的特色餐厅,产品更细分,口味更独特,对高端餐饮客流进一步造成分流,这对过度依赖特定客群和单一的消费场景的米其林餐厅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拳。
为了迎合市场,米其林餐厅也不得不放下手段,推出更接地气的“穷鬼套餐”。比如,Opera开通外卖渠道,多次参加“餐厅周”活动,推出各类优惠套餐,其中餐厅周定制午餐套餐最低定价398元,涵盖四道式招牌产品。
不仅如此,Opera还推出了“Bakery档口”,售卖面包等烘焙产品,定价在18-198元不等,其中大部分产品靠近“38元档”,价格更亲民,试图拉进与消费者的距离。
TIAGO推出68元起的团购中午餐;新荣记推出398元的“穷鬼套餐”;莱美露滋的套餐在降价基础上加赠了近200元的咖啡气泡水;均价4400元的EHB则将经典套餐的价格下调了近三分之一。
然而,这些自降身价的做法并不能让消费者买账,米其林餐厅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闭店之路。
时至今日,繁琐的用餐礼仪和复杂的装潢环境早不再是社会地位的代表词,祛魅之后,多数人对于米其林餐厅的套路已经了然于胸——乏善可陈,不过如此。
撕下华而不实的外表,好吃又实惠,才是餐饮的终极要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