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8-01 | News by: 爱范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90后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从原型生成,文案补足,再到智能搜索图片和素材,一系列内置原生的 AI 功能,旨在把 Figma 带入下一个阶段。Figma 还开始涉足更多元的产品领域以扩大神经网络的训练场景,同时上线了开发者模式,方便工程师从设计稿直接提取代码片段,加速设计到开发的衔接。
这些做法展现出 Field 对 Figma 未来的构想:不仅做设计师的工具,也成为连接设计、开发、产品的协作中枢。红杉资本投资人 Andrew Reed 曾经说,「2022 年时还看不出 Figma 在 AI 方面的优势,而现在它有能力为客户带来大幅升级的体验。」
如今 Figma 上市的盛况,也算证实了他的预言。Dylan Field 表示,未来公司的使命不会变,将始终致力于设计工作更加开放、更加协作、也更加智能。
的确,Figma 的 IPO 不仅仅是一个财经新闻,也标志着它作为「下一代生产力平台」的正式亮相。
Figma 的成功,不只是技术路线上的胜利,更代表着设计行业协作方式的根本转变。它避开了本地软件传统的路径依赖,用浏览器为载体,带来了「实时协作」这一使用范式上的创新。
而当 AI 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议题时,Figma 也没有选择转向模型或生成类产品,而是坚定地扮演「工作流基础设施」的角色——提供结构,而不是内容;搭平台,而不是定结论。
随着 FigJam,Figma Make 等功能的上线和完善,以及 AI 能力逐步内嵌到产品结构中,它所面向的人群正在变得更加宽泛:产品经理、开发者、运营人员、内容创作者,等等等等。
这可能是 Figma 真正意义上的「下一轮增长曲线」。未来,Figma 的故事,绝不仅仅只限于作为一个「工具公司」的故事,而将会有着更具想象力的叙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