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2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埃及和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合作非常成功。公开资料显示,埃及是首个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同中国在卫星领域开展合作的国家。埃中航天合作促进了埃及在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建设,为埃及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际航天合作树立了榜样。
2023年12月,中国成功将埃及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埃及二号卫星由埃中联合设计研制,在埃及完成现场总装、测试和环境试验。这标志着埃及成为第一个具有完备卫星总装、集成和测试能力的非洲国家,这是埃及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3年12月,我国成功发射援埃及二号卫星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报道称,截至2024年12月,中方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涵盖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卫星研制、月球探索、载人航天等多个领域。中国航天“朋友圈”不断扩大,航天科技成果也在更好地造福人类。
尼亚比亚格提到,中国与十多个非洲国家签订了航天技术、培训和地面基础设施的双边协议。例如,突尼斯设有中国首个海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地面站,中国还在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资助并发射了多颗卫星,资助了埃塞俄比亚两颗卫星和两个地面站的建设。
“中方途径可及且实惠,西方做不到”
英国开放大学国际发展讲师弗兰顿·奇耶穆拉认为,中国与非洲的航天合作是技术援助与地缘政治利益的战略结合。 他表示,中国的航天技术公司将非洲视为主要市场,通过“技术外交”提供西方国家因成本或军事考量而限制的卫星接入和基础设施。
“这培养了善意,使中国成为可靠的合作伙伴,”他解释说,“通过提供航天技术和设施,中国促进了非洲的电信、农业监测和资源测绘的发展”,推动了非洲发展,同时为中国服务创造了市场。
他补充说,建立地面站和伙伴关系增强了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商业和安全存在。
奇耶穆拉称,非洲国家越来越倾向于与中国合作开展航天技术项目。相比西方国家,中国不设有政治条件和出口限制。“成本和可及性同样是重要因素。中国航天解决方案更实惠,且包括技术转让协议,以建设当地能力。”他还提到,中国经常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将更广泛的基础设施投资与航天技术结合。
美国乔治敦大学助理教授布莱拉尼·吉利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在非洲新兴航天领域的参与反映了其更广泛的经济和外交目标。
他表示,中国从卫星发射到地面站和导航服务的资助,使其成为非洲国家关键的发展伙伴,同时扩大了中企影响力。“这种公共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中国成为塑造非洲数字和基础设施未来的首要力量。”
吉利表示,对于非洲政府而言,“中国航天技术为他们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供了可及且经济实惠的途径,这往往是西方伙伴忽视的领域”。他还指出:“中国更愿意以共同发展为框架来构建这些伙伴关系,不像西方援助那样常常附带明显的条件。”
眼见中非航天技术合作不断深化,西方媒体着急了,已经开始抹黑离间。
今年2月份,有英媒发布一则长篇报道文章,以埃及首都开罗郊区的一座太空实验室作为“引子”,随后却逐渐“图穷匕见”,提及中国在当地航天合作项目中的影响力。这篇报道将中国和非洲展开技术合作这一正常之举,加上美国方面长期炮制的荒唐论调,炒作渲染成所谓的“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军方人士也跳了出来,炒作中国在太空领域的所谓“威胁和风险”。五角大楼更是声称中国试图利用这些太空项目“胁迫”参与其中的非洲和发展中国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