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3 | 来源: 科学大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广东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广东多地公布了高风险区。北京市疾控中心也表示,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
随着“基孔肯雅热”和“蚊媒传染病”的关注度增加,人们也产生了不少疑问:为什么今年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如此凶猛?蚊子到底是如何传播疾病的?人类能否通过彻底消灭蚊子而消灭蚊媒传染病?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媒介昆虫与病毒互作研究的郑爱华研究员。
以下就是N个与蚊子相关的问题,ps:文末附有实用防蚊指南。
基孔肯雅病毒:“老”病毒获得新技能
身边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基孔肯雅热”这个名词,可以介绍一下它的发现历史吗?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基孔肯雅病毒并不是个“新”病毒,1952年在非洲坦桑尼亚被首次发现,1958年在泰国曼谷被发现,这也是它首次进入亚洲。我国最早出现的病例是2008年从斯里兰卡回国人员的输入病例。
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单一,就是蚊子叮咬,输血和母婴传播的概率是极少量的。蚊子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过程主要是这样的:叮咬感染的病人后,病毒就进入了蚊子体内,在它的中肠(肠道的一部分)里大量复制,随后进入循环系统,最终到达唾液腺分泌到唾液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周左右。这时候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病毒就通过它的唾液传给下一个人了。
为什么基孔肯雅病毒今年会在广东爆发?
既然基孔肯雅病毒是依靠蚊子传播的,它的爆发规律首先就跟蚊子的生活规律直接相关。蚊子活跃的季节也是蚊媒传染病高发的季节。蚊子在我国的活跃期是南方3月到11月,北方6月到9月。目前正是蚊子活跃的季节。
第二,跟输入的强度有关系。大家之前可能没有关注到,今年基孔肯雅病毒出现了全球流行。年初在法属留尼汪岛开始流行。截至6月21日,巴西累计报告176391例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截至6月22日,法属印度(专题)洋留尼汪岛报告54242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近期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均有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我国的输入风险就加大了。
另外,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导致蚊虫密度特别高,特别容易引起社区的流行。
广东省佛山市的志愿者正在喷洒灭蚊药剂(图片来源:Chinadaily)
以上说的是今年的情况,基孔肯雅病毒的爆发根源其实在20多年前。
2004年以前,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的传播效率低很多。而埃及伊蚊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地区,所以它能传播病毒的区域很有限,主要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
2004年,肯尼亚爆发了基孔肯雅热疫情。病毒传到印度洋中的法属留尼旺岛后发生了一个重要突变,病毒在包膜E1蛋白第226位发生了关键突变——丙氨酸(A)被替换为缬氨酸(V),即“E1-A226V突变”,东/中/南非基因型印度洋进化谱系。突变导致了传播病毒的媒介从埃及伊蚊扩大到了白纹伊蚊。与主要分布在热带的埃及伊蚊相比,白纹伊蚊有一定的耐寒性,分布范围更广。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它由原来局限于热带的病毒变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病毒,影响越来越大。这次佛山流行的就是印度洋进化谱系,非常适应白纹伊蚊,所以扩散速度非常快。
蚊子传播的疾病,不止基孔肯雅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