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3 | 来源: 科学大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蚊子的幼虫(图片来源:veer图库)
更重要的一点是,消灭一个物种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未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也不可预测的。地球生态系统里,每个生态位都会有一个物种来占据。如果我们把蚊子消灭掉了,空出的生态位可能会被更“厉害”的虫子占据,未必是一件好事。
可以举一个例子,据我们的调查,之前西双版纳的蚊子主要是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很少,但是近几年来埃及伊蚊已经占据了80-90%的比例。如果现在广东把白纹伊蚊都消灭掉了,可能埃及伊蚊又会卷土重来了(之前广东的埃及伊蚊是很多的),而埃及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病毒的效率是远高于白纹伊蚊的,我们面临的疫情可能更复杂。
如果不能消灭蚊子,人类能做的是什么?
主要是研发疫苗、新的灭蚊药物和趋避剂,研究成本更低的灭蚊新方法,但是都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疫苗
这是经济、有效的手段。我们之所以现在不用担心库蚊传播的日本脑炎,是因为有疫苗。黄热病也有疫苗。
但是多数蚊媒传染病都没有有效的疫苗,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这些国内都没有有效的疫苗。美国FDA已经批准了两款基孔肯雅热疫苗,一款是减毒苗,还有一款是病毒样颗粒疫苗,但并没有在疫情爆发地区大规模用于公共卫生当中,而是用于特殊人群,如进入疫情严重的疫区及丛林的科研、医疗人员。我国尚未批准基孔肯雅热疫苗上市。
埃及伊蚊(图片来源:veer图库)
(2)灭蚊药物和趋避剂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不管是社区灭蚊使用的杀虫剂还是家里点的盘香、电蚊香片或电热蚊香液,都是这类。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蚊虫对这些药物已经产生了非常高的抗药性。根据报道,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100%的蚊子都有抗药性,导致药效大大降低,必须要加大药量才能够起到效果。而在北京,据初步调查,至少20%的蚊子也产生了抗药性。
除了杀蚊,驱蚊也很重要。目前比较有效的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IR3535)等,还有一些植物源的。目前效果最好的仍然是避蚊胺。但是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发现,哪怕是用到我国规定的上限15%,它仍然是不能够有效的驱避蚊虫的。
这个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需要开发新的杀虫驱虫药剂,这方面是一直是缺乏创新的,导致蚊虫的防控一直效果不好。我认为这是对科研界和工业界提出的一个要求,让大家开发新的药物来打破现有的抗药性,需要工业界学术界在这方面加大精力,加大投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