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3 | 來源: 鳳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因為流山市在區位上距東京較近,而東京又長期面臨幼兒園極度短缺這壹問題,所以不少首都的雙職工家庭,便選擇遷往流山市生娃。
這樣既緩解了孩子出生入園難的問題,又可以讓政府的托育機構來負擔壹部分養娃的壓力。
流山市不僅人口增長勢頭強勁,其大鷹森站前公寓樓盤的售價,也順帶著從3000萬日元漲到了6000萬日元。
而除了流山市,還有生育率壹度飆到2.95的岡山縣奈義町,以及生育率連續9年創新高的兵庫縣明石市。當地政府刺激生育的手段要麼是發動社區集體輪流帶娃,要麼是讓培訓好的育兒支援員來協助年輕的父母帶娃。
比砸錢發福利更重要的,或許是政府在整個育兒流程上對家庭全方位的支持。
畢竟,把壹個孩子養大成人,需要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
還有成年人對其付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
早在1994年,日本政府就曾提出過全方位構建“快樂育兒社會”的“天使計劃”,呼吁在津貼補助的基礎上,創造更完善的托育環境,給新生兒父母更長的育兒假等等。
但由於該計劃的呼吁性大過強制性,所以地方政府推行相當緩慢。
而今,像流山這樣的日本小城,正試圖將當時的構想轉為現實,並為當下這個生育低迷的東亞,提供某種破局的可能。
不止在經濟上支持,而且將養育子女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從父母贰人擴大到社群、政府以及社會的各個維度。
這樣的方法最終能否逆轉少子化的未來,現在看還是壹個未知數。
但對不少日本人而言,這總比讓他們因單身而被“歧視”要好多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