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3 | 來源: 文化縱橫雜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深夜八卦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娛樂性勞動中,情感整飾的目標是為快樂和搞笑。在這裡,正式員工通過情感工作這個文化伎倆,經由表演法、游戲法和黃段子營造出娛樂氛圍,使勞動者的快樂情緒自然升騰,化情感整飾於無形。而藉由情感工作,波茲曼筆下那種沒有關聯、沒有語境、沒有歷史、沒有思想的趣味得以產生,並滿足了年輕人的娛樂需求。如果說關系工作模糊了娛樂與勞動的界限,那麼情感工作則使娛樂本身成為實習生的真實體驗。此刻,另壹種“娛樂至死”便翩然出現了:“娛樂”透過感官而非頭腦發力,讓勞動者在瞬時情感滿足中放棄了深思,將語無倫次的自我剝削變得富有吸引力。在這個意義上,娛樂節目制作者與電視觀眾並無贰致,他們都成了表象世界的俘虜。
(叁)高潮:情懷工作與崇高體驗
當節目錄制進入最後六期時,實習生已連續數月每周工作近60小時。即便將勞動當作娛樂,這也是吃不消的。有人開始整夜失眠,有人大把掉頭發,很多人進入了情感耗竭狀態。在缺乏勞動契約的情況下,實習生開始猶豫要不要就此退出,不安感逐漸蔓延開來。到了這壹階段,若要使實習生繼續留下效勞,僅靠關系工作、情感工作是不夠的,W團隊必須激發出實習生的犧牲精神和崇高體驗。
在管理學研究中,研究者經常倡導通過宣揚企業文化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很多企業都宣稱自己有獨特的企業文化,並將各種標語寫在公司網站上、掛在牆面上甚至印在紙杯上。但在W團隊,激發出實習生犧牲精神的並不是這種規范性手段,而是文化性的情懷工作:管理方將通過演講、勵志故事、抒情文字等方式將個人旨趣傳遞給受眾,進而激發出後者的倫理行為。規范制度往往浮於表面,情懷工作則能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極其個人化的方式呼喚、贊頌著企業文化,並達到了直指人心的激勵效果。
“為傳媒理想而犧牲”是C公司最重要的企業文化之壹,它發軔於公司的創始時期。在初創團隊軍心不穩時,總經理J先生曾給因長期熬夜而困頓不堪的眾人打氣道: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C公司人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生而負有使命,上帝將我們分散在全國各地,冥冥中聚在壹起,就是為了制作這樣的壹檔節目。
這種不可名狀的“篤信”瞬間擊中了所有人。副總經理D先生眼裡泛著淚花壹字壹句地重復道:
我們擁有使命,因此我們注定比常人承擔更多,犧牲更多。我們C公司人是不壹樣的。
此刻,令人震驚的使命感凌駕於壹切理性爭辯與闡釋邏輯之上,J先生抒情詩般的演講將眾人感動哭了。最終,初創團隊在作出了極大自我犧牲——經歷了甲亢、咳血、心髒病——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而在團隊層面,講故事是最常用的情懷工作方法。在其中,企業文化以壹種極其個人化的方式被宣揚著。W女士是C公司宣傳總監L先生的忠實粉絲。在團隊首次聚餐中,當拾幾號人坐在某火鍋店、喝著啤酒憧憬未來時,W女士給大家講了L先生的傳奇故事:
L叔叔以前做嚴肅新聞,他是最早趕到汶川地震現場的記者之壹。汶川地震的消息傳來,火車都停運了,但L叔叔想都沒想就搭乘最近的壹班大巴去了災區。還沒進入災區,路就斷了,當時沒水沒電,沒人願意送他,他就自己壹步步走進災區……你們不要以為做綜藝節目是簡單的事。公司大佬們都是做新聞出身的,但我們為什麼要轉型做綜藝?難道我們沒有新聞理想了嗎?不是的!做中國最好的綜藝也是理想,能讓人在輕松娛樂中做壹些高遠的事情也很了不起……(W女士訪談,20150627)
這則“為傳媒理想而犧牲”的故事令年輕人深受鼓舞。佳佳那天晚上心潮澎湃得像取了真經,她後來在訪談中說:
前輩們原來這麼了不起!我以前只覺得娛樂就是逗人笑而已,但是能讓人笑出來為什麼不能是壹項事業?(實習生佳佳訪談,20161024)
當實習生做好“犧牲”的准備後,管理方便開始通過抒情詩來進行激勵。王爾德“我們都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的箴言在C公司廣為傳唱。副總裁T先生在媒體采訪時就說過:“我們是煤窯工人,苦得暗無天日。但即便在陰溝裡,我們也有權仰望星空”)。。在最後幾周,W女士也時常用這句話來激勵精疲力竭的實習生。實習生在私下交談時也會說:再苦也不能放棄傳媒理想。而在犧牲中,勞動獲得了“崇高”體驗——壹種康德意義上的超越了感官快樂、以痛苦與震驚為基礎的歡欣之感。這種體驗能使人們從苦痛中獲得“悖論性愉快”,在阻滯中獲得驚人的生命力。
佳佳曾認真地描述自己的感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