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5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認為,中共近年來推動“國產替代”“供應鏈自主可控”,在鼓勵本土成長的同時,也無形中擠壓了外資的生存空間。“壹些高端制造企業若感受到政策擠壓、員工高度受控,自然會評估是否繼續留在中國。”
產業政策方面,北京推行“產業鏈本地化”與“關鍵零部件自主化”,雖有其戰略考量,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卻令部分跨國企業感到“不受歡迎”。
評論人士張元(化名)指出,“許多外企高管私下表示,他們越來越難在中國進行長期規劃,因為法規朝令夕改、跨境匯款限制趨嚴,加之反間諜法等立法變化,令他們在合規上如履薄冰。”
隨著外企撤出、工廠停產,中國社交平台上對“失業潮”的討論愈加頻繁。壹位用戶留言寫道:“國產品牌再強,也不能立刻接住那麼多失業人口。最終吃虧的,還是我們這些普通打工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