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5 | 来源: 文娱春秋Plu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演技 | 字体: 小 中 大
而能接下腾讯S+剧《长歌行》,是因为《热血少年》的导演朱锐斌推荐他给华策;拍《长歌行》时,刘宇宁因表现认真被腾讯工作人员看中,进一步拿下了《说英雄谁是英雄》中白愁飞一角。
后来,刘宇宁终于走到了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男主剧集《一念关山》,反响却好坏参半。作为主角,无论是一番还是二番,能否扛剧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剧中摘下面具的一场戏,成为他个人演艺生涯的争议时刻。不少观众称其为“史上最丑摘面具”,调侃“这面具你不如不摘”。他的形象也被划入“古装丑男”“古装剧男主审美降级”等网络语境中。“摘面具”成为刘宇宁的心理阴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知观众纷纷吐槽,制作方们却依然如此执着地选择他? 答案,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商业”得多。
在投资方的眼中,选择一个男主角,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审美题”,而是一道复杂的“计算题”。他们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气、片酬、档期、配合度、以及风险。
而刘宇宁,恰恰是这道计算题下的“最优解”之一。
他是“性价比之王”。 相较于那些早已成名、片酬动辄数千万的一线男星,从网红转型而来的刘宇宁,在片酬上显然更具“诚意”。对于制片方来说,这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撬动一个拥有顶级流量的艺人。省下来的预算,可以投入到制作、服化道或者邀请更大牌的女主角上,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的“卖相”。
他也是“万能血型”男主——这或许是最核心的一点。 在当下的古偶市场,女主角的“咖位”和“号召力”往往比男主角更为重要。一部S+级的古偶剧,通常会先定下像迪丽热巴、刘诗诗、赵露思这样的一线女星,然后再去为她们寻找合适的男主角。
而寻找这个“合适的男主角”,却是一件难事。 如果选择一个与女主角咖位相当、粉丝体量同样巨大的男星,很容易引发“番位之争”。两家粉丝为了谁的名字排在前面,能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极大地消耗项目路人缘。如果选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又无法保证剧集的基础热度,风险太大。
而刘宇宁,恰好卡在了这个绝佳的“生态位”上。 他的粉丝体量足够大,能够保证剧集的基础数据,满足平台对“流量”的要求。但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顶流”,他的粉丝构成相对单一,核心诉求是“看哥哥搞事业”,对于“番位”并不像其他流量粉那样执着。
更重要的是,他的“普通”,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他的外形不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不会抢走女主角的风头。他就像一块“百搭”的背景板,可以衬托出任何一位女星的美。
这种“不抢戏”的特质,让他在与各大一线女星合作时,至少显得“和谐”。至于观众吐槽的“颜值”和“演技”, 在“商业利益”和“可控风险”面前,这些似乎都成了可以被“暂时忽略”的次要因素。
数据,也能证明这一“最优解”的可行性。
就像《书卷一梦》打破爱奇艺四年的历史首播热度纪录,它的广告总时长是1131秒,爱奇艺年度总时长第一、吸收品牌26个,爱奇艺年度广告数量数第一。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对平台和影视公司来说,这样能赚钱的演员,确实应该给机会。当然,刘宇宁也抓住了时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