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6 | 来源: BBC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可能与白纹伊蚊最近几年作为侵入物种登陆欧洲有关。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传染病生态学家艾琳·莫迪凯博士(Dr Erin Mordecai)对BBC未来网指出:“由于它(白纹伊蚊)比埃及伊蚊对较凉气候的耐受性稍高,因此能够熬过冬季,并已在美国东岸沿线建立栖息地。它已成为一项主要的入侵性威胁,因为它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兹卡病毒及其他病毒。”
同理推之,欧洲相对温和的环境促使白纹伊蚊在欧洲扩散,也因此加强基孔肯雅热的传播。
针对境外基孔肯雅热疫情,台湾疾管署23日宣布将对巴西与法属留尼旺岛的旅游疫情建议等级提升至第二级“警示”,中国大陆广东省、菲律宾、印尼、印度、斯里兰卡、阿根廷和玻利维亚提升为第一级“注意”。
基孔肯雅热能如何治疗?
临床治疗方面,目前并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专门抗病毒药物。世卫组织建议对患者使用退烧药(Anti-pyretics)与最佳止痛药(Pptimal analgesics),以对付发热和关节痛,例如扑热息痛(Paracetamol)和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世卫组织同时建议患者大量喝水和多休息。
全球共有两款基孔肯雅病毒疫苗已获监管当局批准使用,但尚未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其中,法国药企Valneva研发的疫苗Ixchiq于2023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是全球首款基孔肯雅病毒疫苗。获准临床使用的人群为18岁及以上、感染风险较高者。
基孔肯雅热可以如何预防?
睡觉时使用蚊帐有助阻挡蚊虫叮咬,降低感染基孔肯雅热风险。
世卫组织认为,防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最佳保护措施就是避免蚊虫叮咬,而减少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蚊子媒介和减少蚊子滋生地。
世卫组织建议身处基孔肯雅病毒传播地区的人员穿着尽量减少皮肤暴露的衣服,防止白天被蚊子叮咬,同时应该用纱窗和纱门来防止蚊子进入室内。若在白天睡觉,应使用药浸蚊帐来预防蚊虫叮咬。
用于防止蚊子的驱虫剂应该含有避蚊胺(DEET),伊默宁(IR3535)或埃卡瑞丁(icaridin)。
中国疾控中心还建议民众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晚上睡觉的时候,必要时要配合电蚊拍和蚊香液灭蚊。个人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香港与澳门卫生当局也建议居民定期清除工作场所与家居周围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