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6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在中國南方城市佛山,官員們正在全力抗擊基孔肯雅熱,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引發劇烈疼痛,有可能在全國范圍內蔓延。
戴著口罩的士兵在公園和街道噴灑殺蟲劑。出動無人機識別蚊蟲孳生場所。研究人員引入了巨大的“象蚊”,其幼蟲以攜帶病毒的蚊子為食,數以千計的食蚊魚也被放入城市池塘。
基孔肯雅熱通過受感染蚊子的叮咬傳播,雖很少致命,但會引起發燒和嚴重的關節疼痛。肆周內,中國已有約8000人感染,主要集中在佛山,這是自2008年該病毒首次在中國出現以來規模最大的壹次疫情。專家表示,全球氣溫上升導致當地天氣暖濕化,使得蚊子大量繁殖。
為應對疫情,當局還借鑒了在新冠疫情期間完善的壹套熟悉策略——在這座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發起“愛國衛生運動”。對壹些人來說,這喚起了不愉快的回憶。
在該市的樓宇入口處,工作人員會先向居民噴灑驅蚊劑,然後才允許進入。穿紅馬甲的社區工作者挨家挨戶檢查,要求居民清理積水。根據壹份政府圖解說明,不配合者可能會被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可能因“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面臨刑事指控。
據桂城街道某居委會發布的通知,至少有伍戶家庭因不配合被切斷了電力。
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實施了壹些全球最嚴格的措施——備受詬病的清零政策,包括大規模檢測、全城封鎖、強制隔離以及對行程的持續追蹤。
在熱門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上,有居民稱,社區工作者要求他們倒掉所有容器裡的水,包括給狗喝的水。壹些人抱怨這種監管過於嚴苛。
兩位通過小紅書私信聯系到的居民(他們因擔心報復不願透露姓名)告訴《紐約時報》,工作人員未經他們同意就進入家中搜查積水。另外兩人表示,他們的綠植被當面取走或毀壞。周贰,給佛山市政府的傳真無法接通,郵件也未得到回復。
在香港以北的廣東佛山及其他城市,受感染的居民被送往“收治病房”,被隔離在蚊帳和紗網後面。壹些感染者表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自費前往醫院(疫情期間,蚊子能迅速傳播病毒,從病人身上得到病毒後再感染健康的人)。
佛山防疫人員在社區開展蚊媒孳生地巡查。
基孔肯雅熱病毒由同樣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攜帶,於20世紀50年代在坦桑尼亞南部首次被發現(其名稱源自基馬孔德語,意為“彎曲之物”,指患者因劇痛蜷縮身體的姿態)。
7月8日,佛山發現壹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後,感染迅速蔓延。現在,市民被敦促每天早上至少花叁分鍾清理所有積水處。公職人員要徹底檢查花盆托盤、茶盤、未喝完的飲料和屋頂遮陽棚是否有水之後才能回家。
蚊子繁殖時,“它其實不是需要太多的水面,它不是需要壹個湖泊,它其實壹個可樂瓶蓋這樣壹個積水,它就可以傳播繁衍。”香港大學研究氣候變化對城市蚊媒疾病傳播影響的任超教授說。
雖未實施感染者強制隔離等極端措施,但專家表示,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設計上可在必要時迅速升級。
“本質上,這讓人聯想到動態清零策略,那種零容忍的做法、大規模動員以及監控和檢測。”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全球健康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說。
佛山的壹家醫院,工作人員正在噴灑殺蟲劑。當地官員正在抗擊基孔肯雅熱疫情——這是壹種由蚊子傳播、伴隨劇烈疼痛的病毒性疾病。
黃嚴忠表示,這與更早的動員活動也有相似之處。20世紀50年代末,臭名昭著的“除肆害”運動旨在消滅老鼠、蒼蠅、蚊子和麻雀,導致大量麻雀被消滅,蝗蟲泛濫,進而加劇了饑荒。
“這與毛澤東時代的公共衛生運動本質上並無不同,”黃嚴忠說。“通過群眾動員解決特定公共衛生威脅,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該病毒確實存在風險。專家表示,它可能會導致老年患者、新生兒和有基礎疾病的人患上嚴重疾病。大多數人會在壹周內康復,但關節疼痛可能會持續數月。
此次疫情引發了國際關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周伍對廣東省發布了“贰級”旅行建議,敦促旅行者避免被蚊子叮咬,並在抵達前接種疫苗(美國有兩種獲批疫苗,但中國尚未引進)。
針對美國旅行警告的相關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上周表示,中國的感染情況“可控”。
從印度洋島嶼蔓延到歐洲及其他地區的病例,促使世界衛生組織在7月呼吁各國采取行動,防止大規模疫情爆發。根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今年全球約有24萬例基孔肯雅熱病例,相關死亡90例,南美洲國家受影響最為嚴重。
7月,佛山某村莊噴灑殺蟲劑。
除佛山外,廣東省其他12個城市已發現約200例感染病例。鄰近的湖南省也報告了數量不明的病例。佛山以南約160公裡的澳門和香港也報告了零星病例。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周六下令所有官員協助動員群眾清理屋頂和庭院,點燃蚊香,安裝紗窗,並在床上懸掛蚊帳。
“全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他說。
佛山的藥店已開始追蹤購買發燒、皮疹或關節疼痛藥物的人,這引發了網友的擔憂,擔心這些數據會被用來識別潛在感染者。佛山的摩天大樓在夜間亮起燈光標語,提醒居民點蚊香、倒積水。壹位陳姓社區工作者在采訪中表示,她每天花大約10個小時檢查公共場所和家庭,上下樓梯來回奔波。
對壹些居民來說,抵制這場運動毫無意義。22歲的賽·陳(音)是壹名住在佛山的應屆畢業生,她在檢測結果呈陽性後被告知要留在醫院隔離病房,不能回家。
“感覺都中招了,激動也沒用,還不如配合治療,”她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