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6 | 來源: 華商韜略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等市場回歸理性,藝術回歸興趣,這個行業或許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叁、雞娃永不眠
大陸鋼琴市場回歸理性並不意味著教育焦慮的終結。焦慮不會消失,它只是從藝術轉向了另壹條賽道。
隨著鋼琴熱的消退,家長們將目光迅速轉向編程、人工智慧等領域。
2024年11月,大陸教育部公布《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明確鼓勵將人工智慧教育逐步納入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更是早已將編程(程式設計)納入中考評價體系。
這些政策直接推動了少兒編程培訓市場40%-50%的年增長率。2024年該市場規模達到488億元,預計2027年有望達1400億元,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素質教育類目之壹。
這樣的爆發式增長也與就業市場的前沿變化息息相關,麥可思《2025年版就業藍皮書》顯示,本科就業率最高的“綠牌專業”清壹色是理工科,包括:微電子、電氣自動化、機器人工程、信息工程等;音樂表演專業則被列為“紅牌專業”。
鮮明的就業對比,使得家長們在社交平台熱烈討論著更具性價比的教育投資方案:“現在還學什麼藝術,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是人工智慧。”“我們停掉了所有興趣班,專攻語數外主科,將來也是走理工科。”
今年6月份高考(大學聯考)結束後,壹位來自重點高中的楊老師觀察到:“2025這屆畢業生填報志願,10個理工科9個要報人工智慧。”
相較於藝術生就業的不確定性,理工科在如今這個時代就業前景更加明確。只不過,當鋼琴被鍵盤取代,樂譜被代碼更替,現下的“編程熱”“AI熱”是否會復刻“鋼琴熱”的劇情,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