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6 | 來源: 極目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離婚 | 字體: 小 中 大
所以我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感悟,當人陷入情緒中時,需要的是共鳴痛點,而不是包容理解體諒。當對面那個人站在高位去包容理解體諒時,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內耗,越來越自責。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去共鳴過她的情緒。
看到她寫的這段“他是壹個完整的人,他不需要消耗自己跟別人達成共識,我甚至在某壹刻希望他如果跟我壹樣是殘缺的,是需要我的該多好,我太需要愛,需要的本質是因為我無法面對內心的空虛”,我真的挺難受的。
有些人會說她不知道什麼是愛,但我覺得不知道什麼是愛的那個人是我。
她用全力在愛我,而我在愛自己的時候分出去了壹部分愛給她。
不管說了多少,做了多少,這個是補不全的。
所以我想說的是,真的沒必要去責怪她什麼,追求愛本身並沒有錯,就像我要追求理想壹樣。我們無法改變自己,更改變不了對方。所以才做出了最適合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權利,任何的關系也不應該成為束縛。
我從來都不會覺得婚姻的終極追求是壹輩子,而是愛的時候好好愛,不愛的時候也還是朋友,把這段感情裝在回憶裡。最起碼想到對方的時候,是溫暖的。
我真的不希望因為這個事讓大家對婚姻產生恐懼。
因為我從來都沒有覺得過這是壹段失敗的婚姻。愛的時候是真的,組建了家庭,有了陶酥,最後也能體面的分開,都能越來越好找到新的生活。彼此都心存感恩,沒有半點怨恨。
愛大概就是這麼個東西吧,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用心去愛過的人,是不會喪失愛的信心和勇氣的。
我轉做情感內容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還是會相信愛的。
我希望能通過我自己的感悟,讓大家都能夠相信愛。
綜合遼沈晚報、當事人微博
(來源:齊魯晚報微信公眾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