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7 | 来源: 晴耕雨读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才是中日民间情感问题的全部症结之所在,绝不是如某个大V所鼓噪的“管控厌日情绪”所能够解决的。
02
除了以近年主流抗战题材电影为参照系之外,《南京照相馆》还可以新中国前三十年人民电影时代的抗战影片为参照系,如《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等。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国统区民众和解放区民众不同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
这些经典抗战影片中的民众,是以晋察冀解放区、山东的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农民为原型的。
和国统区民众相比,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有觉悟,有组织。
随着共产党、八路军的到来,根据地民众不仅民族意识觉醒,懂得了救国的道理,并且被很好地组织起来了,村村都有党支部、武委会、妇救会、民兵等组织,他们在打鬼子时,还可以得到八路军的正规部队,以及地方武装如武工队、区小队、县大队等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日本鬼子在他们心目被“脱魅”了,不再具有不可战胜的光环,尽管日军在“扫荡”时实行“三光”政策,其酷烈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但老百姓知道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他们利用熟悉地形地貌等各种有利条件与日军周旋,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而《南京照相馆》,好就好在找到了民国的感觉,能够真实地反应八十多年前民国首都市民的精神面貌。
和华北、山东解放区那些朴实的农民相比,这些人事实上是当年的“中产阶级”。
比如王广海,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他可能出身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有条件送他去日本留学;他的情人林毓秀(高叶 饰)是三线明星,与“电影皇后”胡蝶配过戏;金承宗(王骁 饰)则是一个小老板,他经营的吉祥照相馆具有相当规模。战争爆发前,他无疑过着十分滋润的生活,还可以携带妻女到周边城市旅游。
相对而言,只有苏柳昌和宋存义(周游 饰)的地位低一点,但他们两人,一个邮递员,另一个是巡警,都是穿制服,有“单位”的人,生活比最底层的劳动者还要好很多。
但就是这样一些人,在南京城破之后,却都处于一种无助、迷茫,以及莫名恐惧的状态,当巨大灾难降临时,没有一个人想到抵抗,而只是幻想用自己的方式“躲过去”。
王广海理应是最“知日”的,却坚信日本不可战胜,“日本人怎么可能失败”?既然日本不可能失败,那么为日本人服务,以求过上好日子,就是理所当然的。
这就是一个汉奸的“理性”逻辑。
相对于王广海,金承宗更有民族气节,但他抛不下自己的产业,只是想在地下室躲过最初的混乱,然后恢复营业。“人总是要照相”,这意味着他对日本的统治也抱有幻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