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7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翁履中说:“在大罢免中,绿营默许让侧翼式的言行扮演主旋律,让主流政党应该有的主控权交给激进路线,这导致政党形象受损,罢免的正当性也被质疑。”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刘嘉薇也表示,“八炯”和“闽南狼”都是知名亲绿网红,被外界认为是“民进党网军”,事件曝光后,中间选民会觉得“原来在社交媒体看到的,是被操作出来的民粹”,这将进一步影响大罢免“823”第二轮投票。
31岁的“八炯”经营YouTube频道“摄徒日记”,追踪人数超过百万,他早期多介绍花莲旅游等生活内容,后来转型为“反共”政治评论,以直接、嘲讽及煽动风格吸引粉丝。26岁的“闽南狼”则是饶舌歌手及网红,原本在中国大陆开公司,2024年被大陆网民贴上“台独”标签后返台。
两人去年底制作《中国统战纪录片》,指控中国共产党“利诱、收买”台湾特定网红“舔共”,影片上、下集有超过500万点阅。他们也成为大罢免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多次现身台中、花莲、桃园等地的集会。
曾为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两人,却在数个月后决裂。“闽南狼”称,他揭发事件是为了帮反共运动“止损”,认为不能变成极端崇拜,“这条路已经偏离了我们原本要走的方向”。
事件引起台湾犹太社群强烈不满,美籍律师、“台湾可巴德犹太协会”创会理事长方恩格(Ross Feingold)对BBC中文表示,相信事件并非出于反犹主义(antisemitism),而是因为无知,但已冒犯在台湾居住的500至1000名犹太人。
“他不知道这些言行有多夸张和严重。他们说大罢免是为了反对极权、保护民主,另一方面却夸赞和崇拜推翻民主的纳粹,是什么道理?”
历年“纳粹说”破坏国际形象?
图像来源,EPA图像加注文字,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中)将总统赖清德比喻为希特勒,遭德国在台协会与以色列在台办事处严厉谴责
事实上,台湾公众人物引发纳粹争议并非首次。方恩格说在台定居30年,见证着类似事件不断发生,“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表示,台湾社会部分人认为希特勒虽罪行累累,但很有领袖魅力,政治上很会动员群众,也救德国经济脱离大萧条;部分人则将纳粹作为政治比喻,攻击政敌。
方恩格说:“这两种通通都很不对,台湾已经民主化近40年,应该要更成熟。”
今年5月,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将总统赖清德比喻为希特勒,意指民进党以民主为名打压异己,遭德国在台协会与以色列在台办事处严厉谴责。朱立伦之后澄清,强调希特勒是最凶狠的独裁、全人类共同谴责唾弃,有关比喻属对历史的警示,指民主政治也可能产生法西斯和独裁,他至今未为言论道歉。
回溯到更早,2004年国民党也曾在报章广告,把时任总统陈水扁比作希特勒,该党其后为此向犹太人社群道歉。而在2001年,民进党于电视广告将希特勒与美国总统甘乃迪等民主领袖并列,引发国际抗议后,才加注“独裁造成灾难”等字句。
而在民间层面,2016年新竹光复中学学生曾在校庆扮演纳粹军队、制作德军战车,模仿德军亲卫队受校阅之场景,事件引发总统府及国际社群强烈谴责,校长致歉及引咎辞职。
2018年新竹一间美发沙龙店使用纳粹标志作为店标,还写上“柏林”字样,德国在台协会谴责该行为是对大屠杀受难者的不敬,要求立刻移除。店方回应称只是剃刀造型,并不是纳粹的标志。
1999年:台商希特勒广告引非议
2001年:民进党停播有争议政党广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