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8 | 来源: 看理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不过,这种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工作时间,以及从属于工作的休闲和学习充电时间,造成了我们闲暇能力和闲暇活动的萎缩。
从观念层面来说,应该抛弃“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一旦把这个理念内化,就会把自由时间排在工作时间之后,为了工作和消费的热情让渡自己的自由。没有了自由时间,也就谈不上自由。
通过闲暇的理念,我们认识到自由时间是不能被货币化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人性、作为人的能力,比如没有功利心的社交能力、欣赏和创作艺术的能力、参与政治的能力、沉思的能力等等,都是通过自由时间得到发展的。
失去了这些能力,就会彻底沦为资本的工具,沦为奴隶。
所以在实践层面,应该坚守8小时工作制,与此同时,在保障一定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争取更少的工作时间,或者更加灵活的工作安排。
这也要求我们有更加健康的消费理念,不必盲目跟风,去追求所谓的时尚或者网红产品。很多人已经在有意识地消费降级,在思考哪些商品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当然,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很多人的生活水平远达不到体面的标准,对这个群体来说,应该有一定的消费升级。不管怎么样,美好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水平的支撑,比如舒适的衣服,营养均衡、干净卫生的食物,便捷的公共交通以及相对宽敞的住房等等。
《住宅区的两人》
在当下的生产力条件下,这本来不应该是什么大问题。我们的蛋糕已经做得很大了,而且有能力做得更大,关键在于怎么样分配蛋糕。
当所有的人都能享有一定的体面生活和充分的自由时间,闲暇的能力就更为重要。那个时候,我们的时间和工作观念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我们固然要从事造福社会的活动,但是勤劳不再是一种毋庸置疑的美德。
正如凯恩斯所说:“我们将尊崇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教导我们如何分分秒秒都过得充实而美好,这些心情愉悦的人能够从事物中获得直接的乐趣,既不劳碌如牛马,也不虚度岁月,逍遥如神仙中人。”
这些人就是真正掌握闲暇能力的人。当这个群体变得越来越大,人们的闲暇也会变得多种多样,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感到焦虑和无聊。
我们的时间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守时依然是一种美德,因为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时间;但是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也会成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因为这也是在操持闲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