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8 | 来源: 上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关税 | 字体: 小 中 大
从1990年后的2组数据,可窥见美国霸权实力的下降和力不从心。 其一是GDP(国内生产毛额):2001年,美国和全球非美国家的GDP差距只有7.4%,是近25年间最小落差,如今扩大至14.7%,成长近1倍拉大距离。 另一个是国防预算:在2005年时,美国与全球非美国家的军事支出相差20.7%,为近25年来最大差距,到当下已缩小到5%的最小落差。 可见,全球的格局已稍然发生变化,美国相对地位下滑。
在全球力量此消彼长的多极化格局下,美国在相对地位下滑的趋势中,调整国家战略实属必然。 相较于以往的宽容姿态,如今川普改祭极限施压的强硬手段,揭橥保护主义,即使牺牲他国甚至传统盟友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这是川普倡行的“美国优先”及“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逻辑及滋长兴起的环境,为维系或为霸权续命,从逆全球化自由贸易到地缘政治的战略收缩,到盟友产业经济、巨额投资与采购、复兴工业与重建供应链,关税武器化、投资与采购如同课征特别税抵减关税,以及增购军事武器的保护税等,只会层出不穷地降落附加在传统盟友及贸易伙伴身上。
美国的战略收缩、孤立倾向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正在系统性地背离国际自由贸易秩序,可能引发三大长期趋势,并从根本上重塑全球的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
一、全球安全秩序的重构
随着美国逐步削弱或退出其对全球安全的承诺,地缘政治局势正在变得更加动荡,国家间冲突的发生频率将显著上升。 自1980年代晚期,国际间的冲突或战争频率从高峰的18件,到2013年间都保持低于此水平,平均值约在每年8件,但自2014年起国际战争冲突加剧呈现仰角陡升,2020年达到37起的新高,凸显出美国霸权期间世界较少战争,2014年伊始向多极化转型期,呈现成长势头的国际战争局势,让世界显得震荡而不平静。
在丛林法则逐渐取代规则导向的旧有国际秩序之际,国家之间激烈的安全竞争已不可避免。 长期依赖美国军事保护的国家,将成为战略调整的直接受害者。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传统美国盟友仿效德国的做法,透过增加财政支出厚植国防实力。 近期欧洲、日本和韩国的军工类股票大幅上涨,或正预示着这一长期趋势的开启。
同时,美国在重拾孤立主义收缩安全承诺之际,还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制造更大的自主与结盟空间。 尤其,世界见证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战略收缩,以及对乌克兰支持态度的反复与犹豫之后,正在为美国战略竞争的对手,推进地缘利益和提供战略议程的重要契机。 新局势为中国深化周边外交、扩大全球影响力创造新的空间与时机。
全球正经历一场新的地缘政治、全球安全、贸易与货币典范转移,并走向“确定变迁中的不确定年代”。 (美联社)
二、全球贸易秩序的重塑
川普已不再愿意以本国产业竞争力为代价,吸纳全球的过剩储蓄。
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及推动全球化的推手角度看,过往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美国持续扩大经常帐赤字,并以此吸引全球资本流入美国的基础上。 全球化除助力强化美国金融霸权之外,也附带诸多结构性的副作用,包括美元估值被长期高估、制造业空洞化日益严重、中西部等传统工业区域陷入长期困境等,埋下“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号召能量。
面对社会分化日益尖锐、全球地缘局势不断升温,以及在多极化格局中重建供应链的需求,川普用市场准入武器化来解决全球贸易体系失衡结构,其主要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增强本土产业供应能力,二是扩大国外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
为了复兴工业,美国必须提升国内制造的相对吸引力,使企业留在美国比将供应链外迁更具经济合理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关税不唯是谈判中的筹码,更可能是长期的武器。 唯有长达数年持续加大国外生产的相对成本,才能真正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重塑本土产业链的目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