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8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她不是把自己锁在房间、坐在电脑前写稿子的演员。她的段子常常是和别人唠嗑时碰出来的,聊着聊着才发现自己的故事值得写,这仿佛是她重新整理、发掘自己的过去的过程。而在每一场表演之后,她都会和同事复盘台本的节奏、表演的得失、观众的反应。这样的努力或许很难呈现为学习的进度条,但有一个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两年前坐在观众席上时,她说话很好笑,也带着明显的山东方言口音;而为了站到台上让别人听清楚她说的故事、她要表达的自我,她每天都练普通话。
房主任本身即是故事。也因为她太具有标志性了,一些观众看完她的第一场比赛,和我们有类似的担忧:她才出道两年,如此密集的讲述,是否会飞速消耗掉她身上的故事?当她把离婚的故事讲完了,是否就会被人们遗忘?
(图/新周刊)
夏天,我们来到上海,和正在准备下一场比赛的房主任见面。对她未来的担忧,在和她见面后消失了。房主任的成长期才刚刚开始,而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她会狠狠地攥在手里。
和年轻演员相比,她所经历的人生,都是她的素材。房主任说:“我尽量写我更真实的东西。我阅历比他们多,生活要比他们厚重。”
以下为房主任的自述。
从那时候起,我就敢开口说话了
我不是年纪最大的脱口秀演员,但从别人认为我天赋非常高(决定签约),再到上台表演,我可能是用了最长时间的人。
站在脱口秀的舞台上,万一一句话没说清,观众这一拍没跟上,他们的思绪就掉出去了。好多梗是需要铺垫的,如果铺垫没听清楚,观众也不知道梗哪里好笑。练习普通话最快的方法是绕口令,哪怕我每天都练习,还是有些词发音不准。我们会录下来,这一场演出我哪里没说清楚,下来立马就练,逐字逐句地咬着念,必须说清。
我最开始讲开放麦,几乎是从头凉到尾。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自信,我对观众太有期待了,他们不笑怎么办?太在意,反而会给自己加上一层壳。脱口秀舞台气场特别玄,你松不松弛,观众全能感觉得到。你得彻底地放下,观众感受到轻松的氛围,你跟他们之间才能建立连接。
有一次,我一看某场开放麦表演的演出名单,都不敢去了。我跟一大群有名的演员一起讲,人家讲得场子嗷嗷炸,我上去场子凉了怎么办?我害怕了,就给编剧发信息,问:“这咋办?”她说:“他们用了这么多年才跟你站到同一个舞台上,你怕什么?你讲得烂是预料之中的事儿,因为你是个新人;他们要是讲烂了,偶像包袱更重。”那一刻,我放下了所有,反正我讲凉了观众也不认识我。结果,那一场就很炸。-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