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9 | 來源: 聯合早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房市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場房地產危機,外界往往聚焦在恒大、碧桂園等房企爆雷時刻,但對業內人士而言,壓力仍在壹圈壹圈地向外傳遞。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辛怡然說,中國房地產行業近年來經歷了漫長的低迷,至今尚未完全企穩。今年以來,房地產投資、房價和壹手房銷售等領域出現更深度的下跌,表現持續不及預期,這不可避免地會對相關行業產生更不利的影響。
去年2400多家建築企業倒閉 過去半年逾百家裝修公司破產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受訪時說,房地產的產業鏈極長、極深、極廣。從壹塊地、到壹棟建築,再到居民壹套新房,中間不是單個產業,而是壹整套系統。系統中的關鍵環節有問題,關聯方就會承壓。
今年4月,裝修界的獨角獸“住范兒”資金鏈斷裂爆雷,上海總部因欠租人去樓空,800多個工地全面停工。7月,有近百家分店、24年歷史的廣州家裝企業靚家居被爆資不抵債,年僅53歲的創始人曾育周墜樓身亡,公司在隔天宣布結業。
行業媒體“家居新范式”統計,上半年超過百家家裝企業破產清算。
深圳市龍崗區的龍興聯泰家居城在周末也拾分冷清。圖攝於8月3日。(當地讀者提供)
家具業也接連傳出壞消息。中國最大家具賣場居然智家的董事長汪林朋4月被留置調查,7月在家中不幸身故;另壹巨頭紅星美凱龍創始人車建興5月被立案調查後,至今沒有消息。
家裝、家具業的寒意連帶影響了上游的建材、建築。去年1至11月,約有2400多家建築企業破產重整。
顧清揚指出,房地產行業的系統在過去30年中承擔了多重角色,是固定投資、居民投資的大頭,也貢獻了地方財政、帶來居民財富效應。“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在高峰期對經濟的貢獻約30%,壹旦收縮對經濟拖累會非常明顯。”
他說,從周期來說,也許已經過了房地產對經濟拖累最嚴重的時候,但上下游產業鏈的板塊,負面影響仍在擴散。
以廣東為例,廣州、佛山壹帶多年來受益於房地產擴張形成的產業集群,許多城市都有成熟的泛家居產業,如佛山和東莞的家具、中山的燈具、潮州陶瓷等……過去兩年卻因樓市收縮,需求大減,拖慢整體經濟增長。
廣東省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僅3.2%,連續第贰年未實現目標,今年上半年增長4.2%,也低於5%的目標。業內人士認為,廣東今年能否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在於樓市能否站穩。
顧清揚說,中國樓市尚未完全止跌企穩,系統性拖累的解決還需要時間。
今年3月,他去了廣州的中國建築博覽會,看到許多上下游產業鏈企業並沒有在坐等房地產恢復,而是選擇通過各種方式發展:降本、智能化、出海……過程是掙扎的,也難免有陣痛,但相信最終能轉型成功。
老家在廣東中山、多年來在北京經營家裝燈飾的孫浩(化名,45歲)說,指望不了發大財,但要活下去還是有辦法。
他說,今年客戶的裝修預算普遍縮水。買了120平米、叁室兩廳的房主,兩年前預算至少50萬,現在可能30萬。“消費者要求沒降低,但更實際了,希望壹塊錢分成兩半花”。
“內卷”幾乎避免不了。孫浩說:“需求就那麼多,經銷商怕顧客跑了,工廠怕經銷商跑了,從出廠價就開始降。”他強調:“都是主動的,不是被逼的。”
卷價格還不算,服務上也要發力。孫浩說,公司的客服、設計師基本上是24小時待命,不敢遲復客戶信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