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9 | 來源: 聯合早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川普在第壹個總統任期對諾貝爾和平獎的追逐以失敗告終。再度擔任美國總統後,他對得獎的渴望再度燃起。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柬埔寨政府已相繼宣布要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可是烏克蘭戰爭和以哈沖突卻讓他“和平締造者”的形象沾上了污點。這壹次,他真能圓夢嗎?
8月1日,柬埔寨副首相孫占托宣布,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協助調停柬埔寨與泰國之間爆發的邊境沖突,柬埔寨將提名川普角逐202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感謝他帶來和平。
柬埔寨與泰國在邊境的軍事沖突於7月24日迅速升級。叁日後,川普給兩國領導人打電話,以美國貿易談判為籌碼,促成兩國同意停火。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在社交媒體發文大贊川普:“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他!”
巴基斯坦今年6月21日也表明要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他阻止了巴基斯坦與鄰國印度之間的軍事沖突擴大,促成停火。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7月上旬訪問華盛頓時,更在宴會上高調宣布已致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川普角逐和平獎,並將提名信副本交給川普。
川普從未掩飾自己對和平獎的渴望,以及對至今仍未如願的不滿。他在今年1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說:“我最引以為傲的遺產將是成為壹名和平締造者和團結者。那正是我想成為的。”今年6月,他則在社媒上至少兩次抱怨,即便自己在俄烏戰爭、以色列和伊朗的軍事沖突,印巴之間、或是在非洲促成和平,“我都不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早在第壹個總統任期,川普便努力爭取和平獎。2019年2月,他聲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叁提名他競逐和平獎,但《朝日新聞》過後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爆料,安倍其實是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提名川普。據報道,川普於2018年6月和朝鮮領袖金正恩在新加坡召開首次峰會後,美國官員就向安倍提議提名川普。
川普對自己未能獲諾貝爾獎心有不甘,而讓他最難以接受的,相信是前總統奧巴馬上任僅九個月就獲此殊榮。川普去年10月在壹場競選活動上忿忿不平地說:“他們把諾貝爾和平獎給了奧巴馬。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得獎。”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美國項目副研究員曾憲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川普多年來不斷表達他對榮譽的迷戀,諾貝爾和平獎無疑是他最渴望得到的獎項之壹。
曾憲安說:“這份渴望有壹部分是因為獎項帶來的聲望,以及希望被視為傑出的政治家,但同時也因為他渴望被視為與2009年獲獎的前總統奧巴馬平起平坐,甚至更勝壹籌。”
諾委會頒獎給奧巴馬的理由是他在“強化國際外交和各民族間合作做出非凡的努力”。除了奧巴馬,還有另外叁位美國總統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們是出面調停日俄戰爭的羅斯福(1906年)、在世界第壹大戰後期推動成立國際聯盟的威爾遜(1919年),以及堅持不懈為國際沖突尋找和平解決方案的卡特(2002年)。
曾憲安說,美國的合作伙伴和盟友都意識到川普有這種渴望,所以紛紛提名他角逐和平獎,並“視此為討好他的壹種手段”。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杜強(John A. Donaldson)也向《聯合早報》分析,提名川普的國家相信“滿足川普的自負是獲得利益、避免痛苦的壹種方式”。“就內坦亞胡而言,這是為了給他無休止的(加沙)戰爭提供額外掩護。”
(插圖/張進培)
為獲取和平獎積攢功績 把非洲列入“工作”范圍
川普過去柒個多月,不斷為自己的諾貝爾和平獎目標積攢功績,還開始關注起曾被自己貶低為“糞坑”的非洲國家。
6月2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盧旺達就在美國斡旋下,於華盛頓簽署全面和平協議,承諾結束長達30年的沖突。
7月9日,川普還把西非伍個國家的總統請到白宮舉行高峰會議。川普在會上贊美非洲是“充滿活力之地”,而當非洲媒體提問川普是否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這些領導人紛紛表示贊同,回報他的美言。
川普最新促成的停火協議,則來自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領導人星期伍(8月8日)在華盛頓與川普壹同見證兩國外長草簽和平協議,同意結束持續30多年的流血沖突、開放貿易與旅游、建立外交關系,並尊重彼此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兩國領導人表明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蘇聯解體後,阿亞兩國就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沖突。若和平協議能順利落實,這將是川普政府的壹項重大成就,因為這壹區域向來被視為俄羅斯勢力范圍。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上周在記者會上,就列舉川普的成就說:“總統平均每月促成壹項和平協議或停火,早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了。”
和平締造者有污點 川普諾獎路崎嶇
可是,至今不見消停的俄烏戰爭,以及持續緊張的中東局勢成了川普和平努力抹不去的巨大污點。
川普在競選總統時承諾,就職首日便能讓俄烏戰爭結束。然而,近柒個月後戰火依然熾烈,以致失望的烏克蘭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於6月23日撤回他去年11月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申請。他指責川普姑息俄羅斯,且遲遲不對俄施加制裁。
美國對以色列攻擊加沙地帶的持續支持,招致部分輿論,尤其是回教世界的強烈抗議,而比起拜登政府,川普對以色列的支持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色列2月15日收到美國運送的壹批2000磅重型MK-84炸彈。拜登政府去年中暫停運送2000磅炸彈,但川普上任後取消了這個限制。
美國直接參與對伊朗的軍事打擊更是與川普的“和平締造者”形象背道而馳。
6月13日,以色列襲擊伊朗,美國表明並未參與。但九天後,美國即派遣B2轟炸機向伊朗戒備最森嚴的核設施福爾道投下掩體炸彈,美潛艇則向納坦茲和伊斯法罕核電站發射了戰斧導彈。
俄羅斯前總統、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即時通信平台Telegram發文諷刺:“川普以和平締造者的身份介入沖突,結果卻為美國挑起壹場新的戰爭。憑藉這樣的成就,川普是拿不了諾貝爾和平獎的。”
前壹日才表明要提名川普角逐和平獎的巴基斯坦,也忍不住譴責美國對伊朗動武違反國際法。
雖然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兩天後,伊朗和以色列即同意停火,但用軍事手段促成的“和平”,備受詬病。
學者:提名川普 如同讓鬣狗參加狗展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全球、城市與社會研究學院高級研究員肖蒂斯(Emma Shortis)在澳大利亞非營利新聞和評論網站“對話”(The Conversation)發表文章說,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就像“讓鬣狗參加狗展壹樣”。
她批評川普沒有興趣也沒有足夠專注力促成持久的和平。“川普轟炸伊朗只會加劇他2018年終止與德黑蘭核談判的後果。這只會讓世界更接近,而非遠離核災難。”
對於中東和平,川普的最大政績要屬2020年他在第壹任期結束前達成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協議促成了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關系正常化。川普星期肆(8月7日)再次敦促所有中東國家簽署協議,促成中東地區永久和平。
不過,迪肯大學中東研究員阿裡·馬穆裡(Ali Mamouri)在“對話”撰文指出,這個協議把地區不穩定的核心問題——巴勒斯坦邊緣化,並無視數拾年來國際社會就兩國方案達成的共識。
他也指責川普對國際准則的普遍漠視破壞了贰戰後數拾年的外交秩序,使得沖突持續和擴大的風險升高。
加沙地帶的壹切正在川普的眼皮底下發生。作為以色列最大的武器供應國,美國可以在此有所作為。以色列對哈馬斯發動的報復,造成的大規模傷亡和饑荒已開始引起人們對以色列行動對稱性與正當性的質疑。世界正等著看川普如何反應,是堅持扮演和平締造者,為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再積壹功,還是成為葬送中東和平的墳墓。
川普B計劃:經濟學獎?
川普上任後,他的支持者不時都會誇他應獲諾貝爾和平獎,但上周突然有幕僚提議另壹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7月31日接受福克斯財經新聞網訪問時,大贊川普的大規模關稅改革“從根本上重組了國際貿易”,推動公平交易。納瓦羅說:“很多人都在談論川普應獲諾貝爾和平獎。我認為,既然他基本上教了全球貿易經濟學,他也許可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項提議似乎是為川普的諾貝爾之路另辟蹊徑。不過,《新聞周刊》訪問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皆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2007年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馬斯金(Eric Maskin)說:“這個獎項是頒給經濟學領域的學術發現,不是經濟政策。”
即使經濟政策符合入選條件,馬斯金指出,有“好的理由”相信,川普征收的高額關稅如果長期執行,“將對美國和世界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因把氣候變化集成到長期宏觀經濟分析中而於2018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諾德豪斯 (William Nordhaus)更是痛批川普的貿易政策毫無建樹。他說,美國過去幾拾年積累了巨大的社會資本,包括軟實力、硬實力和善意,但“川普動用了這些社會資本,就像壹個揮霍無度的青少年壹樣,取得的成就幾乎毫無價值,還摧毀了全球機構與體系的許多關鍵部分”。
諾德豪斯戲謔川普或能成為“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的領跑者。這個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的諷刺獎項其中壹名得獎人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川普也榜上有名,因對冠病疫情處理不當而於2020年獲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
諾獎得獎人是如何產出的?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由挪威議會任命的伍名成員組成,通常是退休政界人士。根據瑞典實業家、炸藥發明者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獎項應授予“為促進國家間友誼、廢除或裁減常備軍以及建立和推動和平會議做出最大或最佳貢獻的人”。
提名程序每年9月啟動,隔年1月31日截止,10月公布得獎名單,12月頒獎。諾委會壹般每年會收到超過200份提名。
諾委會成員會對收到的提名先進行壹輪篩選,列出候選人名單,再交由常任顧問和專家評估。諾委會在參考專家意見後將選出得獎人。
得獎者可獲壹枚獎章、壹份證書及1100萬瑞典克朗(約148萬新元)。
為確保評審過程公平,不受外界幹擾,諾委會對所有討論內容高度保密,就連候選名單也規定得保密50年。
川普無疑是個充滿爭議的人選,但至今已發了124年的諾貝爾獎項,歷屆得獎名單不乏爭議。川普耿耿於懷的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便是其中之壹。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當年的奧巴馬在總統選舉中高呼“改變”“我們可以”,點燃美國人,乃至全球的希望。諾委會前執行秘書長倫德斯塔(Geir Lundestad)2015年配合自傳出版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諾委會原本希望通過和平獎肯定奧巴馬倡議和平的努力,成為他的助力。
不過,就連奧巴馬的支持者也認為這是個錯誤,因為奧巴馬才剛上任,沒有太多成就可言。奧巴馬壹度還不好意思,想要缺席頒獎禮。倫德斯塔坦言:“從這個意義上說,委員會沒有達成它所希望的目標。”
既然無從窺探諾委會的評選標准,川普會否獲獎外界也就難斷言。川普能否於2026年得償所願,取決於諾委會想要發出什麼樣的信號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