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0 | 來源: 香港01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台疾管署稱,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典型登革熱則不會出現長期關節痛。
佛山叁水區政府的文章附上多張患者出現皮疹症狀的照片。(叁水發布)
據了解,基孔肯雅熱較少出現死亡病例,但新生兒於出生時感染、65歲以上年長者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者,是易有並發症或病況嚴重的風險族群,必須多加小心。
值得關注的是,據2021年6月《Clinical Case Reports》的醫學期刊,壹位出生僅12天的男嬰,出現發燒、不吃奶、持續哭鬧、臉部變黑,特別是鼻子與嘴唇周圍呈現深褐色(俗稱chik sign或brownie-nose)的症狀。起初醫生懷疑是細菌感染,立即投予抗生素並進行全面檢查。
然而,血液與腦脊髓液培養皆無細菌生長,卻發現嬰兒血液中的基孔肯雅熱IgM抗體呈陽性反應,證實處於急性感染階段。令人意外的是,母親血液檢測為陰性,顯示並非經由胎盤傳染,而是寶寶出生後被蚊子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熱。
台媒報道指全球迄今有25萬宗病例:今年異常於6月提早發生
2025年7月28日,廣東佛山,“滅蚊突擊隊”隊員們對可能藏匿蚊子的地方展開清剿。(CFP)
台媒報道,基孔肯雅熱全球今年迄今累計逾25萬宗病例,目前以美洲疫情最為嚴峻,病例主要分布於巴西、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等國;印度洋之法屬留尼旺島、馬約特島、毛裡裘斯等地疫情,也已蔓延至其他地區。
印度逾3萬例病例,廣東省佛山市爆發疫情迄已有數千例病例,法國今年累計30例本土病例,799例境外移入病例,疫情已傳播至本無疫情地區,意大利也報告壹例本土病例,值得關注的是,歐洲往年病例多發生於7至8月,今年異常於6月提早發生。
台疾管署針對以下國家提升基肯孔雅熱旅游疫情建議等級,包括第贰級“警示”,對當地采取加強防護:巴西、法屬留尼旺島。第壹級“注意”,提醒遵守當地的壹般預防措施,包括中國廣東省、菲律賓、印尼、印度、斯裡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