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0 | 来源: 留学全知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Jami的选择完美诠释了普林斯顿学术自由,它给予孩子试错、推翻、重新开始的机会,Jami也正好是一个敢于「推翻一切,重新开始」的女孩。
在申请截止的前3周,她毅然推翻了自己花三个月写好的主文书,从头再来,在高压下重新写出了一篇真实动人的文书。
这个决定恰恰彰显了她追求卓越的勇气、胆识和决心,也是学术怪咖普林斯顿所看重的。
体育特长生“摔”进了哈佛大学
哈佛大二在读的Richard自小也接受的是国际教育,但与其他几位学生不同,他走的是体育特长生这条小众通道。
Richard的成长轨迹也颇为独特,小学在新加坡就读,后来跟随父母去机会更多的美国发展,Richard在美式教育体系下完成了初中和高中。
12岁那年他接触到了摔跤这项运动,从此开启了他的体育爬藤之路。
体育爬藤的确是一条能降低门槛进入名校的通道。
哈佛2025届新生中,运动员录取比例10.4%,这几年的占比都维持在10%~12%的水平。
这些录取学生平均SAT成绩为1494分,平均ACT成绩为34分,分数确实比学术路线学生要低一些。
(图源|哈佛大学官网)
但Richard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首先,体育爱好和体育特长有天壤之别,想要体育爬藤,必须达到专业级别的运动水平,这背后又是数十载的坚持。
Richard起步很晚,12岁才开始训练,而他的竞争对手们大多五六岁就在学习了。
为了弥补差距,Richard初高中阶段每天坚持至少4小时的训练,这样的强度直到高三才“摔”出了名堂。
其次,体育特长生同样需要过硬的学术成绩。
Richard的标化成绩十分优异,SAT1520分,ACT更是满分36分。
高中开始,Richard每个暑假都会参加各所学校的训练营,既是提升技能,也是为了跟教练建立联系,以便于获得推荐。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让他早申阶段就获得了哈佛的likely offer,纽约(专题)大学教练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哥大和宾大都对他有意向。
(图源|哈佛官网)
进入哈佛后,Richard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作为校队成员,他必须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训练时长比初高中还要长,比赛季每个周末去比赛时,在飞机或是巴士上写作业成了家常便饭。
与普通学生不同,他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六七点就要起床训练,晚上12点左右睡觉,否则根本没有精神去应对第二天高强度的比赛或是训练。
Richard坦言:“在哈佛做职业运动员真的很辛苦。但正是对这份运动的热爱让我坚持了下来。我们团队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大家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是件很享受的事,也是很珍贵的体验。”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如此繁忙,这个摔跤男孩今年5月回到北京做财经相关的实习。5月前他还在一家AI公司做实习生,并在哈佛商业与环境咨询担任兼职分析师。
早在2022年Richard就在新东方做兼职导师,从2023年到现在一直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兼职程序员。
这样的时间管理能力简直是无敌了,既能赢在赛场和学术场,也在职场不甘落后,也确实符合哈佛大学所需的商业化气质。
Richard的未来规划是学习金融+物理或计算机科学专业,他正在用行动证明:体育特长生同样可以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上追求卓越。
(图源|领英)
斯坦福竞赛生极速转轨,光是申请费就花了4万
现斯坦福大二的Austin,用“滑稽”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申请。
这个来自山东某普高的男孩,出国留学的念头直到高二才突然冒出来。
在此之前,Austin预设的人生轨迹和中国万千竞赛生无异:靠竞赛成绩保送清华北大(专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