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來源: 底線思維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俄羅斯 | 字體: 小 中 大
當然,澤連斯基在8月9日發表強硬聲明後,他似乎已經不太可能突然轉變立場,同意放棄整個頓巴斯。現在他的主要任務是說服特朗普放棄這壹要求。但如果失敗,那麼基輔當局將不得不在上述兩個極其不愉快的選項中做出抉擇。
和平的矛盾前景
就和之前的數次談判壹樣,“特普會”的最終歷史評價與以下問題的緊密相關,這些問題不解決,俄烏沖突的終結就仍然遙遙無期。
1.西方和基輔當局的和平誠意仍然存疑
《明斯克協議》的遭遇已經說明了西方和基輔當局的態度。除選擇性遵守停火協議外,基輔當局不僅拒絕執行協議核心的政治改革要求,更持續在接觸線推進軍事部署,壓縮頓巴斯地區的生存空間。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更是從未掩飾其不打算遵守《明斯克協議》的立場。
西方對此采取了默許的態度。與俄羅斯遭受的廣泛制裁相比,基輔當局沒有因為違約付出任何代價,反而在西方庇護下贏得了重整軍備的時間。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卸任後的坦率表態說明,西方之所以要簽署明斯克協議,就是為了給烏克蘭爭取喘息之機以進行反俄備戰。
2.極端民族主義不被消滅,和平永無根基
如同贰戰後的德國與意大利,基輔當局如果無法根除擴張性的狂熱極端民族主義意識形態,那和平就無法到來。這種意識形態滋養了彌漫烏克蘭社會的極端復仇主義與軍國主義情緒,是沖突不斷延續的重要因素。
西方對此心知肚明卻選擇縱容,因為它們需要利用極端力量來反俄。俄羅斯因此自視為唯壹能“解放”烏克蘭於極端民族主義的力量,軍事勝利被視為摧毀此意識形態、實現真正“去納粹化”的前提。
3.停火等同於縱容
目前的戰局已進行到關鍵階段。烏克蘭兵員與物資儲備正面臨系統性枯竭。反觀俄羅斯,其經濟成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產能提升顯著改善前線供給,軍隊也在實戰中積累現代化作戰經驗。在烏軍已經逐漸疲軟、俄羅斯掌握主動的背景下,在這時接受停火無異於給予對手重整旗鼓、規避潰敗的寶貴窗口。俄羅斯不可能再重蹈《明斯克協議》的覆轍,不會再給基輔當局任何重整軍備的機會。
4.俄羅斯的國內共識不支持停火
俄羅斯士兵普遍懷抱決勝意志,對任何未基於烏軍徹底戰敗的和平方案深惡痛絕。這種強烈情緒如果被俄羅斯政府背棄,有可能引爆大規模軍人抗議活動,甚至誘發“持槍者”反抗,導致內部動蕩。俄羅斯決策層不可能不權衡接受外部條件可能引爆的國內政治風險。
解決這些問題困難重重。西方媒體因此對特朗普與普京即將舉行的會晤仍然持懷疑態度,普遍的看法是:此次會晤不會取得突破,普京將堅持立場,而特朗普將無法與他達成協議等等。
而在筆者看來,這場會晤的結果更取決於澤連斯基是否還要堅持他頑固的狂熱民族主義立場。他在8月9日早上的表態已經拒絕了特朗普的“和平方案”,這與俄美初步達成的共識明顯對立。這個表態讓特朗普塑造“和平締造者”形象的努力遭遇阻礙,如果在8月15日後澤連斯基依然頑固,那麼他將遭受特朗普再壹次的強硬施壓,談判進程可能因此陷入停滯或出現更多波折。-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