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来源: 南风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深夜八卦 | 字体: 小 中 大
在小凉看来,找到想要康复的同类或许会督促自己康复,但后来,群主鼓励的“相互监督”“不吐打卡”,演变成深夜的食物照片和一个又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体重数字,让小凉越来越焦虑。ED妹的社群像黑洞一样,紧紧拴着她们,让她们难以过上正常人的饮食生活。
01
“再瘦一点”
一开始,小凉只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看,想“再瘦一点”。于是她决定节食。
刚上大学,身高一米六二的小凉,体重九十几斤,但她觉得自己“看起来比高中胖了”。更直接的压力来自她新交的男朋友——对方很瘦、很帅,似乎“吃不胖”,身材几乎没什么赘肉。身处这样一段关系中,小凉觉得,“作为他的女朋友,我应该更瘦一点。”
从那以后,小凉开始控制体重,周一到周五基本不吃午餐和晚餐,但一到周末,却容易暴饮暴食。慢慢地,减肥开始走向极端,小凉无法容忍自己胃里有一点东西,“只要有一点东西,我就想把它吐出来。”
在进食障碍群体中,几乎所有人最初的起点都出奇地相似——减肥。在《国际进食障碍杂志》202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医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副教授姚书阳等人提到,研究显示,暴食和体重控制异常行为,在15–24岁的年轻女性中最为突出。中科院心理健康实验室的一项调查中,12%的女孩和5%的男孩会采用自诱导呕吐等极端不健康的行为来控制体重。
青少年会采用自诱导呕吐等极端不健康的行为来控制体重/《骨瘦如柴》剧照
作为一种精神疾病,进食障碍有减肥、压力大等多种诱因,且往往伴随着抑郁、双相等精神疾病。除了催吐之外,暴食、情绪化进食等都是进食障碍的症状。
罪恶感,是刺激小凉第一次做出催吐行为的诱因。一个深夜,她打破了自己不吃晚饭的原则,在晚上九点吃了一碗泡面。短暂的饱腹感过后,紧接着是更强烈的情绪,“吃完感觉罪恶感特别强”。在强烈的自责中,她想起了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偶然刷到的“催吐经验帖”。几乎是下意识地,她走进了卫生间,在昏黄的宿舍厕所里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催吐。
刚开始催吐时,只想着这次没忍住,下次会控制好。但尝过催吐“甜头”之后,小凉逐渐觉得,“吃了等于没吃,以后都可以这样,不用再挨饿了”。催吐的频率从每一两周一次,逐渐发展到有预谋的暴食催吐,甚至胃里稍有食物就要吐出来。
“本来只是想试一试,谁知道……后来就停不下来了。”小凉说这句话时深深叹了一口气。那个“试一试”的瞬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将她引向了一条从未预料到的道路。
吃饱了就马上催吐/《明天》剧照
除了自身原因之外,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催化催吐和进食障碍的媒介。蛋蛋是一名在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她告诉南风窗,自己催吐和身材焦虑的来源都是社交媒体。-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