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来源: 南风窗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潜行》剧照
“羊水栓塞是产科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非常高,邵医生能把这个病人救回来,已经能够证明她的水平很高。”张媛解释,羊水栓塞是不可预知的,不是因为医生手术操作失误给产妇带来的这样的风险,而是它和出门遇到车祸、坠机一样,都是意外风险。
张媛也曾遇到产妇生产时羊水栓塞,万分危急之下,医疗团队通过切除该产妇子宫保住了产妇生命。“但是家属没有太多不理解,回归理智后,觉得能保住女儿的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邵医生没有张媛幸运,在她经手抢救的羊水栓塞案例中,切除子宫保命成了事后她自己遭到质疑和控诉的导火索。
谁来保护医生?
据邵医生丈夫的说法,在针对邵医生的长达7个月的网络暴力中,大部分时候她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对抗。
在跟她同行业的不少医生眼中,缺乏有效的支持机制,常是让他们感到孤立无援的原因之一。
对于近年屡屡引发悲剧的网络暴力现象,多数医院跟其他机构和个人一样,并没有恰当的应对机制。
张媛告诉南风窗,在她曾就职的医院,没有任何为医生陷入网暴时的应对机制,哪怕是对医生的心理支持和帮扶。“医患纠纷里,医务人员往往处于特别弱势的位置。” 张媛说。
对此,付语晴也有同感。她说医院现在对医生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搞科研,而且要搞科普,做宣传、沟通社会”。
周口市六院门口/图源:央视网
但当医生遭遇网暴时,医院常常没有什么有效的支持。
“它会叫你自主平息这件事情,跟患者沟通,撤掉对方在网络上发表的那些不好言论。” 付语晴说,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医院会出面去沟通,“但一般都是叫你私底下解决,最好不要医院出面”。
此外, 当医生因为遭遇网暴,状态很差,想休息两天调整下时,还“要看科室里的事情安排,如果科室安排不过来,你继续要上班”,付雨晴说。
刘青记得,他们也经历过有产妇或患者在社交媒体上质疑、控诉他们科室某个医生的事情,不过,“如果没有特别发酵的话,我们一般就冷处理了,不鼓励医生去跟这种零星的网络质疑对质”。
邵医生在社交平台上的留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