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来源: 在人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此外,西樵镇63所学校出动教师2000多人次,支持33个村的灭蚊行动——在“南海西樵”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本次作战行动被称为“宣灭蚊,教灭蚊,亲灭蚊”。
该镇动员人群还包括小学生和幼儿园小孩,“全镇4万多名中小学生和1万多名在园幼儿通过亲身参与灭蚊行动、入户宣传等形式,将科学防蚊知识带进家庭、社区”。上文表示,让5万学生——注意:包括1万多名学龄前小孩——带动10万父母搞好自家卫生。
佛山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者是白纹伊蚊。它们身上有白色的鳞片,俗称“花蚊子”。一只白纹伊蚊每次产卵两三百个,7-10天长成成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提到,白纹伊蚊喜欢在室外活动,尤其是小型积水——小到100毫升的水就足以供它的幼虫生存了。
正因此,这一个月以来,佛山上下的工作核心便是:清积水。阿梅说,他们要敲开村里每一户大门,请求入户检查是否有积水(比如花盆、水缸),并帮忙倒掉。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发帖说,最近的工作由“倒积水”开始,暴雨倒、暴晒倒,连猫狗的水碗都不放过。有人说出现了职业病,见到任何容器都想倒扣。还有人上门检查积水时,发现神坛后面有水培富贵竹,倒水前,先恭恭敬敬拜了神明。
◎ 7月30日,广东东莞
工作人员上门清查积水,空盆全部倒扣
有居民习惯储备雨水侍奉花草、浇菜地,这加重了基层的工作量。一位匿名momo、广东IP的网友说,如果不是这次任务,根本想象不到有人已经把雨水都利用到了这种程度:一处自建房屋顶装满大小二十桶雨水,水已发绿,屋里凡能装水的凹型物件都放在天台,“连乐事薯片里面装薯片个兜都拿出来接雨水”。
鱼缸、植物也成了剿灭蚊子的微型战场。一位养鱼爱好者发帖称:“迫于各种压力,只能暂别新开缸,放弃孵卵,放弃新增”。还有网友说,基孔肯雅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园艺人,因为在一些地方,居民的花园也被要求处理。
顺德区吴成东的楼顶花园就遭遇这样的情况。二十多年前,他冲着楼顶有块平台才花更高的价钱买了顶层的房子。在那里,他用砖头建了花池,下班后亲自扛着一袋袋泥土运上去,花几年时间打造了47平米的小花园。里面有一棵他养了20年的罗汉松,还有一棵黄皮、一棵人心果。他悉心照料,令它们保持精致的模样。每天早晨,他会在花园里待上一个多小时才去上班,晚上收工后再来坐会儿,但这场人蚊大战中,这个花园几乎归零——他告诉凤凰网,7月28日之后,小区来了三台吊车,比7层楼还高,“到楼上把花池全部打掉,吊下来,干干净净的”。几番沟通后,对方允许他留下几棵大树(罗汉松1/3树冠被修剪掉,黄皮的叶子全掉了),其他小型植物都被处理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