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來源: 在人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此外,西樵鎮63所學校出動教師2000多人次,支持33個村的滅蚊行動——在“南海西樵”公眾號的壹篇文章中,本次作戰行動被稱為“宣滅蚊,教滅蚊,親滅蚊”。
該鎮動員人群還包括小學生和幼兒園小孩,“全鎮4萬多名中小學生和1萬多名在園幼兒通過親身參與滅蚊行動、入戶宣傳等形式,將科學防蚊知識帶進家庭、社區”。上文表示,讓5萬學生——注意:包括1萬多名學齡前小孩——帶動10萬父母搞好自家衛生。
佛山基孔肯雅熱的主要傳播者是白紋伊蚊。它們身上有白色的鱗片,俗稱“花蚊子”。壹只白紋伊蚊每次產卵兩叁百個,7-10天長成成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愛華提到,白紋伊蚊喜歡在室外活動,尤其是小型積水——小到100毫升的水就足以供它的幼蟲生存了。
正因此,這壹個月以來,佛山上下的工作核心便是:清積水。阿梅說,他們要敲開村裡每壹戶大門,請求入戶檢查是否有積水(比如花盆、水缸),並幫忙倒掉。壹位社區工作人員發帖說,最近的工作由“倒積水”開始,暴雨倒、暴曬倒,連貓狗的水碗都不放過。有人說出現了職業病,見到任何容器都想倒扣。還有人上門檢查積水時,發現神壇後面有水培富貴竹,倒水前,先恭恭敬敬拜了神明。
◎ 7月30日,廣東東莞
工作人員上門清查積水,空盆全部倒扣
有居民習慣儲備雨水侍奉花草、澆菜地,這加重了基層的工作量。壹位匿名momo、廣東IP的網友說,如果不是這次任務,根本想象不到有人已經把雨水都利用到了這種程度:壹處自建房屋頂裝滿大小贰拾桶雨水,水已發綠,屋裡凡能裝水的凹型物件都放在天台,“連樂事薯片裡面裝薯片個兜都拿出來接雨水”。
魚缸、植物也成了剿滅蚊子的微型戰場。壹位養魚愛好者發帖稱:“迫於各種壓力,只能暫別新開缸,放棄孵卵,放棄新增”。還有網友說,基孔肯雅熱受到最大傷害的是園藝人,因為在壹些地方,居民的花園也被要求處理。
順德區吳成東的樓頂花園就遭遇這樣的情況。贰拾多年前,他沖著樓頂有塊平台才花更高的價錢買了頂層的房子。在那裡,他用磚頭建了花池,下班後親自扛著壹袋袋泥土運上去,花幾年時間打造了47平米的小花園。裡面有壹棵他養了20年的羅漢松,還有壹棵黃皮、壹棵人心果。他悉心照料,令它們保持精致的模樣。每天早晨,他會在花園裡待上壹個多小時才去上班,晚上收工後再來坐會兒,但這場人蚊大戰中,這個花園幾乎歸零——他告訴鳳凰網,7月28日之後,小區來了叁台吊車,比7層樓還高,“到樓上把花池全部打掉,吊下來,幹幹淨淨的”。幾番溝通後,對方允許他留下幾棵大樹(羅漢松1/3樹冠被修剪掉,黃皮的葉子全掉了),其他小型植物都被處理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