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来源: 在人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 8月1日,广州市荔湾区开展无人机灭蚊行动
郑爱华提到,应急防控时,还要注意短期内集中使用灭蚊药对其他生物、土壤、水源的影响,比如蚊子的天敌之一蜻蜓的抗药性就很差,一种糟糕的可能是“蚊子还没死,蜻蜓先死了”,这样的物种歼灭战有可能给未来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在世卫组织提供的基孔肯雅热应对方案中,当疫病传播时,各国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将灭蚊的方式作为紧急措施。同时建议,各国要审查杀虫剂产品和应用技术,把蚊媒对杀虫剂的耐药性,以及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纳入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大战在前,当人海战术和化学手段略显疲乏时,生物灭蚊也被派上场。于是,人们投放了4000万只不吸血也不叮人的“绝育雄蚊”出战佛山、广州等地——最新战术是每发现1只雌蚊,就释放5只“绝育雄蚊”——野生雌蚊与之交配后,只能产下死卵;
顺德区龙江镇免费向居民的水池、水缸里投放泥鳅(一位镇领导解释说,泥鳅可以吃蚊子幼虫),禅城区在两座公园投放了近5200尾食蚊鱼;
驱蚊类植物也紧急上岗,南海区预计将在289个村/社区首期播种200亩艾草……
在医院住了6天后,许玲核酸转阴,已经出院了。她说,其他病人差不多也是5-7天出院,有患基础病的老人住了10多天。出院前,医生叮嘱她,三个月内不要跑、跳,不要爬高楼。许玲的手脚还不是很利索,连拿碗都会痛。她母亲说:“这就跟坐三个月的月子差不多。”
◎ 7月23日,在佛山顺德一家医院感染科病房内的患者
现在,许玲要求家人穿长裤,在家时紧密门窗,少出门,每天喷三次驱蚊水。另一位感染转阴的市民说,“人在哪里蚊香就在哪里”。刘雯雯仍旧孜孜不倦地扫积水、清花盆。佛山人出门还是人均一瓶驱蚊水,需要皮肤上始终腻着那层驱蚊水的保护膜,才感觉安全。人们逐渐习惯了新的防护日常。
某天做园艺的时候,刘雯雯发现,蚊子真的少了。她没见到一只恼人的小黑影在空中乱舞。她听别人说,市里公共场所的蚊子也少了。截至8月8日,佛山宣布,全市连续5天每日新增病例数降至200例以下。
但战争远未结束。8月9日,在佛山举行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领导表示,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蚊媒活动频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就在同一时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湛江也在全市范围内吹响了爱国卫生统一运动的号角,号召全体市民、单位共同行动,全面清除蚊媒孳生地,“翻盆倒罐清积水,环境整治无死角。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建清洁美丽家园!”
应对方要求,文中许玲、刘雯雯
周小棋、吴成东、阿梅、陈鸣、苏雅为化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