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3 | 来源: 观察者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关税 | 字体: 小 中 大
请允许我强调一下,中国扞卫自由贸易,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合法利益,也是为了扞卫全球各国的合法利益,更是为了扞卫美国人民的合法、合理利益。绝大多数美国人不愿跟随总统打关税战,也不想为政府征收的关税买单。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应对的呢?
从2017、2018年开始,到2021年,再到2025年1月20日、4月2日以后,再到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在这几年中,面对美国的主动出击,我们几乎都是被动应对的。美国主动打关税战,我们本不愿打,但必须应对;美国愿意谈,我们也大门敞开谈,争取谈出结果。
但这几年地每一步总是美国在设置议题,美国在出牌,我们是被迫地开牌,被迫地去回答他们出的题目,中国始终都是被动的。但是他出的题目我们解答了以后,难道问题就解决了吗?没有,他又提出新的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虽然每一场战斗,每一个战役我们都守住了,都打得非常精彩,但是整体而言,我们还是很被动。某种意义上,哪怕美国现在把绿豆扔到桌面上让我们去数,我们也会因为被迫应战而数得不可开交,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当前中美关系的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中美货物贸易,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量大,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量小。但并不是我们不想购买美国的商品,而是美国有很多商品不愿意卖给我们,比如在高科技和其他一些领域,美国对相关商品实行了严格的限制,甚至禁运。
现在中国和美国在谈判,中国现在也在进口许多美国的商品,比如粮食、石油、天然气等。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签订长期合同,不能出现我今天采购了,结果你明天就停止供应,甚至突然对我实施封锁的情况。这怎么行?对于这类大宗商品来说,签订数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协议都很常见。
因此,从中美贸易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明确告诉美国,中美逆差不是因为我们的市场规模小,也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购买力或者没有相关需求,而是因为美国不愿意卖,或者不能保证在我采购之后不会随意中断供应。
第二,中美之间的贸易严重不平衡,这是一个事实,我们不要去回避这个事实。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个事实本身对于中国、美国来说,都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两个国家贸易严重不平衡时,出现逆差的一方心里不满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并不奇怪。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这边应该有政治的决心和勇气说,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我们现在的确存在不平衡,但未来是否有办法通过中美双方的努力,使贸易关系逐步趋于平衡?这个目标我们心里要有一个数。
第三,特朗普总统有一个好大喜功的性格特点,他喜欢谈出什么东西来,以后功劳都归他,然后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一下特朗普心理学。他好大喜功,在与他谈判时,在扞卫中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让他自行邀功请赏,悉听尊便,我们不必加以干涉。
但美国发起的对华关税战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我们确实需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在谈判和议题设置的过程中,促使中美双方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美国乃至全球带来更加积极、有利的结果。
正因如此,我认为我们需要转换思路。现在双方的协议的宽限期已经再延长了90天。我认为,这90天足以让中方认真思考、充分论证新的方案,也有助于积极争取美方,寻求全新办法,妥善解决中美贸易中存在的失衡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我愿意再次提出一个建议。事实上,这个建议早在2019年我就提出过,当时还专门在《南华早报》撰文论述。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出中美之间或许可以考虑“对等零关税”这种解决方案。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设想有些出人意料,毕竟美国自4月2日以来发起的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全世界的关税战,都打着“对等关税”的旗号。而我2019年提出的,是“对等零关税战”。我先跟大家解释一下我这个“对等零关税”大概的思路是什么。
首先,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约1636亿美元,出口约5247亿美元商品,顺差达到3610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与中国对美出口额比例大约为1比3,出现了显着的贸易不平衡。为了方便,我们假设以中国从美国进口1700亿美元、中国对美国的出口5100亿美元计算,那么中国和美国有没有一个办法通过双方的努力,最终使得中美贸易趋向于平衡贸易?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