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3 | 来源: 观察者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关税 | 字体: 小 中 大
但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的1700亿商品享受零关税,中国对美出口的5100亿商品却不能享受零关税,那对中国就是不平等。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做出一个安排:由于美国1700亿美元对华出口享受零关税,那么能不能让中国同等额度的1700亿美元出口至美国也享受零关税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人可能一开始不是很愿意,但是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1700亿对1700亿的互免关税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2024年中国对美进出口前十大类商品目录 海关总署
现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大约5100亿美元,那么剩下大约3400亿美元贸易额该如何处理呢?对于超出1700亿美元基数的中国出口商品,其关税政策,可以由美方自行决定。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够公平、不太合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确保美方出口到中国的1700亿美元商品可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同等规模的1700亿美元商品也可以零关税进入美国市场,这样的安排既不让中国吃亏,美国也没有损失。鉴于中国对美出口的总量远大于美对华出口,因此对于高于配额基数的那一部分出口,美国自主决定其关税政策。
不少人可能认为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种设想过于理想化,过于幼稚。毕竟,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统计各国之间进出口时都要细分门类,比如电子产品、农产品、纺织品等,各个类别都分得很细。中国对美国出口涉及众多类别,单纯地把不同类别加在一起组成1700亿配额,其他类别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建议:考虑到美国对华出口的总额无论类别如何,都能按照现有统计口径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因此美方不需要为此调整统计方式,完全可以沿用现有统计口径对中国进行出口。
但对于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和明确统计口径。具体来说,我建议将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按生产商来源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中国本土企业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
第二类是美国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在中国生产后返销美国的产品;
第三类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如欧盟、日本、东盟、中国台湾等)在中国境内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
也就是说,中国对美出口应按照生产商属性,分为中国企业、美国在华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三大类。
如果双方都接受这种安排,那么在这种安排下,我们可以把这些免税的配额优先分配给中国本土企业生产并出口美国的产品,我们的企业大概率会很快用完这些配额。至于美国在华企业、欧洲及其他外资企业、台资企业等在我们这里生产并出口美国的产品但没有进入这1700亿美元的配额范围的企业,其所生产的产品就无法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需要根据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缴纳相应关税。
那么美国会怎么征收关税呢?首先,美国在华企业在中国生产并出口美国的产品数量也很大。每年的比例、数量等等都不一样。但过去我们有一个大概的说法,就是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货物商品按照金额大致可以分成三个“三分之一”:第一个三分之一是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第二个三分之一是美国在华企业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第三个三分之一是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省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商品卖到美国。当然,这个比例每天、每年都在变化,我们要以最新的分析结果为准。
由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1700亿美元为零关税,因此这一配额主要涵盖第一类商品,即中国企业生产并出口美国的产品,可享受零关税待遇。那么第二类和第三类这些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卖到美国时,则由美国政府来加征关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