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5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整个洞平面1000多平方米,深处还有一个隧道,有探洞者进入过,绵延上百米。而洞里的土层堆积,则更令人惊喜,这意味着土壤中会有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甚至可以测定年代。这几个洞,不啻为青藏高原送给当代人的一份厚礼,由考古工作者拆封。
牧民告诉他们,这座山叫梅龙达普,意思是“腰间的镜子”。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群由此得名。
“在我们上青藏高原之前,人们对于西藏的旧石器时代几乎是一无所知的。”王社江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人员,2012年初次登上青藏高原展开调查。在此之前,科研人员仅在20世纪50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发现过一些零星遗存,所获信息有限。
与青藏高原并称为世界三大高原的,是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美安第斯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人类活动的极限高度是海拔3500米左右;安第斯高原的人类拓殖高度上升到4480米。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的出现,作为全球海拔最高的超大型史前洞穴遗址,打破了很多世界纪录。
如同世界上那些知名的洞穴遗址,梅龙达普也被不同年代的人类反复当作家园。从下至上,有三个不同时代的地层,分别距今10万至5万年,距今4.5万年,以及距今4000至3000年。王社江说,考古更多时候只能捕捉到历史瞬间,但梅龙达普罕见地留下了一段绵延纵深的历史轴线。

上图: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发掘现场 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
中图:梅龙达普洞穴遗址二号洞穴的石头墙 摄影/本刊记者 倪伟
下图: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第三期石制品、骨制品和装饰品遗存,距今约4000至3000年。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
梅龙达普洞穴的使用持续到几十年前,牧民还在里面圈养羊群,他们垒砌的石墙仍在。这也能算是第四个时代。十万年间,洞穴永在,人类来来去去,暂居其间。他们到底是谁?与我们是否有血缘关系?
青藏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盲盒,只掀起了一角。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