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5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整個洞平面1000多平方米,深處還有壹個隧道,有探洞者進入過,綿延上百米。而洞裡的土層堆積,則更令人驚喜,這意味著土壤中會有不同時代的文化遺存,甚至可以測定年代。這幾個洞,不啻為青藏高原送給當代人的壹份厚禮,由考古工作者拆封。
牧民告訴他們,這座山叫梅龍達普,意思是“腰間的鏡子”。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群由此得名。
“在我們上青藏高原之前,人們對於西藏的舊石器時代幾乎是壹無所知的。”王社江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人員,2012年初次登上青藏高原展開調查。在此之前,科研人員僅在20世紀50年代和八九拾年代發現過壹些零星遺存,所獲信息有限。
與青藏高原並稱為世界叁大高原的,是非洲埃塞俄比亞高原和南美安第斯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上,人類活動的極限高度是海拔3500米左右;安第斯高原的人類拓殖高度上升到4480米。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的出現,作為全球海拔最高的超大型史前洞穴遺址,打破了很多世界紀錄。
如同世界上那些知名的洞穴遺址,梅龍達普也被不同年代的人類反復當作家園。從下至上,有叁個不同時代的地層,分別距今10萬至5萬年,距今4.5萬年,以及距今4000至3000年。王社江說,考古更多時候只能捕捉到歷史瞬間,但梅龍達普罕見地留下了壹段綿延縱深的歷史軸線。
上圖: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發掘現場 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
中圖:梅龍達普洞穴遺址贰號洞穴的石頭牆 攝影/本刊記者 倪偉
下圖: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第叁期石制品、骨制品和裝飾品遺存,距今約4000至3000年。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
梅龍達普洞穴的使用持續到幾拾年前,牧民還在裡面圈養羊群,他們壘砌的石牆仍在。這也能算是第肆個時代。拾萬年間,洞穴永在,人類來來去去,暫居其間。他們到底是誰?與我們是否有血緣關系?
青藏高原就像壹個巨大的盲盒,只掀起了壹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