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6 | 來源: ETtoda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時間2025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會晤。 會晤前,川普提出割地求和的構想,認為俄烏雙方需在領土問題上尋找妥協。 來自美國學者哈內德指出,哈內德則說,“討論領土妥協比房地產交易更血腥。”多數烏克蘭會反對,澤倫斯基也不可能單方面做這件事。
陸媒《澎湃新聞》專訪肆位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美國的學者,分別是(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魯斯蘭·博爾特尼科(Ruslan Bortnik)烏克蘭政治研究所所長; 馬克西姆·切博塔羅夫(Maksym Chebotarov)智庫跨大西洋對話中心美烏合作項目協調員; 萊娜·蘇爾日科·哈內德(Lena Surzhko Harned)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貝蘭德分校公共政策計劃副主任、政治學副教授,烏克蘭裔學者; 安德烈·科爾圖諾夫(Andrey Kortunov)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
當地時間2025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會晤。 這是雙方4年來首次面對面接觸,也是俄羅斯總統近拾年來首次踏上美國領土。 會晤地點安排在埃爾門多夫—理查德森聯合基地。
會談舉行前,基地入口處掛上了警告標志,安保措施格外嚴格。 外界普遍認為,這場會晤不僅關乎俄烏沖突走向,也可能影響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能源合作與跨大西洋關系。
首先,為何本次談判地點為何選在阿拉斯加? 從歷史和政治上看,傳遞了什麼信號? 美俄各自有何考量? 會否談及北極開發、能源和稀土等尋求合作的話題?”
博爾特尼科指出,阿拉斯加地區蘊藏著全球已探明能源與礦產儲量的30%,是潛在的戰略寶庫。 阿拉斯加曾在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價格由俄羅斯賣給美國,這段歷史本身就證明經濟工具能解決地緣政治問題。
他同時強調,在美國軍事基地舉行會晤,不僅保證安全,也確保部分談判內容的私密性,這些內容甚至可能永遠不會公開。
切博塔羅夫則分析,選址阿拉斯加有客觀與主觀原因。 客觀上,阿拉斯加遠離華盛頓、莫斯科與歐洲中心地帶,安全可控,同時美國也不受國際刑事法院約束,保障了普京的人身安全; 主觀上,這為川普營造“交易者”形象提供舞台,與冷戰時期的雷克雅未克、赫爾辛基峰會遙相呼應。
哈內德認為,最大的信號在於,“即便普京仍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他依舊在美國總統邀請下登上美國土地,顯示美國政策正從孤立轉向接觸。”
科爾圖諾夫補充指出,川普選擇阿拉斯加,表明他在與普京的對話中不需要中間人,這是壹種友好姿態。 他還認為,若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有所進展,阿拉斯加同時具備討論北極合作的便利條件,因當地人口稀少,缺乏強烈反俄情緒。
談及歐洲與烏克蘭處境? “會晤前,川普提出『割地求和』的構想,認為俄烏雙方需在領土問題上尋找妥協。 然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明確拒絕,表示憲法已劃定國際公認邊界,無法接受土地交換。”
基於觀察者的角度,土地交換這個概念本身就極具爭議性。 壹方面,在雙方都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持久沖突中,領土妥協可以制止流血、拯救生命、穩定地區局勢。 然而,這種做法以互惠為先決條件,難以實現持久和平。
另壹方面,這種做法可能會開創危險的先例,即可以通過軍事力量改變國家邊界,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多項雙邊協議。 哈內德則說,“討論領土妥協比房地產交易更血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